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定义为桡骨远端骨折块碎裂成三块及以上,病因有外伤(儿童低能量外伤、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外伤),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及全身一般无明显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治疗分保守(移位不明显或不适合手术者手法复位石膏/支具固定)和手术(移位明显等情况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分固定期、拆除固定后、骨折基本愈合后阶段,不同人群(儿童、老年、女性、男性)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指发生在左桡骨远端部位的骨折,骨折块碎裂成三块及以上。其常见病因包括外伤,如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上传导致桡骨远端骨折,对于儿童可能是较低能量的外伤也可引发;老年人则常因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导致粉碎性骨折。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疼痛:受伤部位疼痛明显,活动手指或手腕时疼痛加剧。
肿胀:伤后局部迅速出现肿胀,由于骨折处出血及周围组织损伤反应,肿胀程度可因损伤严重程度而异。
畸形:可出现典型的“银叉畸形”或“枪刺样畸形”,这是因为骨折远端向背侧或桡侧移位等导致的外观改变。
活动受限:手腕的屈伸、旋转等活动明显受限,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手部动作。
2.全身表现:一般无全身症状,若为严重外伤导致的多发性骨折可能伴随其他部位损伤相关表现,但单纯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全身表现不明显。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受伤部位的压痛、叩击痛等情况,评估手腕的活动范围以及是否存在畸形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骨折块的数量、移位情况等,能清晰显示桡骨远端的骨质结构及骨折形态。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粉碎性骨折,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块的三维结构,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粉碎程度以及骨折块的移位方向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用于一些骨折移位不明显或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的情况。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折的正常解剖关系,然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血液循环等,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关节面不平整影响日后功能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钢板、螺钉等,通过手术将粉碎的骨折块复位并固定,以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
五、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手指活动:在骨折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通过主动活动手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一般每小时可进行10-15分钟的手指屈伸练习,每次每个手指屈伸10-15次。
上臂肌肉收缩:进行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持续5-10秒,以防止上臂肌肉萎缩。
2.中期康复(拆除固定后)
腕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拆除外固定后,逐渐开始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度训练。可以借助康复器械或通过主动活动来进行,如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腕进行屈伸运动,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2-3次,逐渐增加活动度。
力量训练:开始进行腕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逐渐增加握力器的阻力;也可以进行腕关节的抗阻屈伸等练习,以增强腕关节的力量,恢复手部的功能。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如穿衣、洗漱、写字等,逐渐恢复患手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职业功能训练:如果患者是从事特定职业需要手部功能的,可进行相应的职业功能训练,如对于手工劳动者,进行针对性的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提高手部的工作能力。
六、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特点: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儿童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也需要重视,因为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骨骼的生长情况,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由于儿童可能配合度较差,家长需要协助医生做好护理和康复训练的监督工作。
2.老年患者
特点: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较慢,而且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注意事项:在治疗上,手术治疗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保守治疗时要注意固定的可靠性以及预防长期固定导致的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康复训练时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3.女性患者
特点: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骨折后的手部外观和功能恢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尤其是从事需要手部美观或精细操作的工作的女性。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对外观和功能的期望,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尽量兼顾功能恢复和外观要求。康复训练时要注重手部外观的保护和功能的精细恢复,如在进行美容相关工作的女性患者,康复训练要侧重于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外观恢复相关的训练。
4.男性患者
特点:男性患者可能更注重恢复手部的力量和功能以尽快回归工作,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或需要手部力量的工作的男性。
注意事项: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工作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在康复训练中要加强力量训练,以满足其工作对力量的要求,但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过度训练导致手部损伤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