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与咽喉炎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上各有特点。胃食管反流有典型(烧心、反流、胸痛等)和不典型(消化不良、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发病与LES功能障碍等有关,检查有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及手术治疗;咽喉炎有典型(咽部异物感等)和不典型(咽部堵塞感等)症状,发病与感染、环境、过敏等有关,检查有间接喉镜等,治疗包括病因、局部及一般治疗。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
1.典型症状:主要是烧心和反流,烧心是胸骨后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多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反流是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胸痛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后背等部位,类似心绞痛,需注意与心脏疾病鉴别。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拒食、喂养困难、呕吐等,婴儿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2.不典型症状:可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患者会有咽部异物感,但这种异物感多与反流刺激有关,且在进食时可能不明显。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烧心、反流表现较轻,而以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
(二)咽喉炎相关症状
1.典型症状:主要是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患者常频繁清嗓,晨起时可能会有刺激性咳嗽,伴少量黏痰,有时可咳出分泌物。儿童咽喉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可影响发声,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和学习生活。
2.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咽部堵塞感,但吞咽通常正常。有些患者可能会有咽部干燥伴疼痛,在讲话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对于有过敏因素导致咽喉炎的患者,可能还会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相关症状。
二、发病机制方面
(一)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到达咽部、口腔。当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时引起烧心、反流等症状,而反流至咽部时,刺激咽喉部黏膜,引发咽喉炎相关症状。另外,食管清除能力降低、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因素也参与其中。例如,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因自主神经病变导致LES功能失调,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肥胖人群由于腹内压增高,也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咽喉炎。
(二)咽喉炎的发病机制
咽喉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因素是常见原因之一,如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引起咽喉部黏膜炎症。环境因素也很重要,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等)、粉尘,或长期过度用嗓(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都可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炎症发生。另外,过敏反应也可引发咽喉炎,如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咽喉部黏膜水肿、炎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喉炎则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化学性刺激咽喉黏膜导致炎症。
三、检查方法方面
(一)胃食管反流的检查
1.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将pH电极放置在食管下1/3处,连续监测24小时食管内pH值变化,可明确有无过多的酸反流。对于儿童患者,可采用便携式pH监测仪,相对更方便。
2.食管内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有无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同时可排除食管肿瘤等其他病变。
3.食管测压:可测定LES压力、食管体部压力等,评估LES功能和食管的动力情况,对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动力因素有帮助。
(二)咽喉炎的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简单易行,可观察咽喉部黏膜情况,如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淋巴滤泡增生等。儿童患者可在适当安抚下进行间接喉镜检查。
2.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喉部及下咽部位的黏膜病变,可发现早期的微小病变,对于咽喉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3.咽喉部涂片及培养:如果考虑有感染因素,可进行咽喉部涂片及细菌、真菌培养,明确病原体,指导抗感染治疗。对于过敏相关咽喉炎,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帮助明确过敏原。
四、治疗原则方面
(一)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所有胃食管反流患者都很重要,包括抬高床头15-20cm,避免餐后立即平卧;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LES压力的食物;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进食后不要立即让孩子平卧。
2.药物治疗: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排空,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保护食管、咽喉黏膜。但儿童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3.手术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有严重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但儿童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咽喉炎的治疗
1.病因治疗:如果是感染因素引起,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可对症治疗;细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咽喉炎,要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治疗。如果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喉炎,需按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控制胃食管反流后,咽喉炎症状多可缓解。
2.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减轻咽喉部炎症;咽喉部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等,可减轻咽喉黏膜水肿;对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激光、低温等离子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儿童一般不首选有创的局部治疗方法。
3.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用嗓,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饮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咽喉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