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结肠炎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患者症状有不同特点,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休息)、药物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且儿童、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一、结肠结肠炎的症状
(一)不同年龄段症状特点
儿童患者:婴幼儿可能出现腹泻,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还可能伴有呕吐,小婴儿可能因频繁腹泻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表现,部分患儿会有发热,体温可因感染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38℃左右,严重时可更高。年长儿童除了腹泻、腹痛外,可能诉说腹痛位置多为脐周,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
成年患者:常见症状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大便可为糊状、稀水样,部分患者有黏液便,有些患者会出现腹痛,多为隐痛、胀痛,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部分患者可伴有腹胀,还可能出现便血,轻者可见粪便表面带血,重者可为大量便血。部分患者会有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等,长期慢性病程者可能出现贫血等表现。
老年患者:老年结肠结肠炎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腹泻次数不一定很多,但可能存在大便习惯改变,比如从原来的规律排便变为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腹痛症状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另外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如低钠、低钾等,表现为乏力、精神差、心律失常等。
(二)与性别相关的症状差异
一般来说,结肠结肠炎在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体内激素变化对肠道功能有一定影响,少数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前肠道症状加重,但这不是普遍规律,总体症状表现与男性患者类似,主要还是以肠道的腹泻、腹痛、便血等表现为主。
(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症状表现
饮食因素:长期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人群,患结肠结肠炎时可能肠道症状更明显,比如进食大量辛辣食物后,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加重。而长期素食者,如果饮食不均衡导致营养缺乏,也可能影响肠道黏膜状态,使结肠结肠炎病情迁延不愈。
吸烟饮酒:吸烟的结肠结肠炎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能刺激肠道,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导致症状加重。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功能,使结肠结肠炎的腹泻、腹痛等症状更严重,且不利于病情恢复。
(四)与病史相关的症状特点
有肠道感染病史:若既往有肠道细菌、病毒等感染史,在感染治愈后仍有肠道不适,如持续存在腹泻、腹痛等症状,要考虑可能发展为结肠结肠炎,此时症状可能相对顽固,治疗周期较长。
有肠道手术史:既往有肠道手术史的患者,术后出现结肠结肠炎,可能与手术导致肠道局部解剖结构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症状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且可能伴有肠梗阻相关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如果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时)。
二、结肠结肠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给予易消化、少渣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成年患者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膳食纤维过多加重肠道负担。老年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休息:无论是儿童、成年还是老年患者,都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肠道得到充分的恢复时间。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患者避免过度劳累,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病情恢复。
(二)药物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轻中度结肠结肠炎患者,如5-氨基水杨酸制剂,这类药物可以局部作用于肠道黏膜,减轻炎症反应。儿童患者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合适的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成年患者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栓剂、肠溶片等。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糖皮质激素:对于中重度结肠结肠炎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要谨慎,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成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等,老年患者使用时更要密切关注这些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风险较高,且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免疫抑制剂:对于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儿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要非常谨慎,因为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成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等,定期检查血常规等指标。老年患者使用时同样要关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要求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饮食调整、休息等。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的药物,如某些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并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结肠结肠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常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使用结肠结肠炎药物时要避免与这些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同时,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孕期或哺乳期,使用药物要特别谨慎。例如,孕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哺乳期使用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咨询医生,权衡药物对母亲和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