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反复发作与病原体未彻底清除、混合感染、耐药菌株产生、阴道微生态失衡、宿主因素(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及其他因素(性生活、穿着、卫生习惯)有关,应对需规范治疗、维护阴道微生态、针对宿主因素干预及注意生活细节,包括明确病原体、混合感染处理、补充乳酸杆菌、避免灌洗、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注意性生活和穿着卫生等。
一、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一)病原体因素
1.病原体未彻底清除:某些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若治疗时未选用足够疗程的敏感抗生素,可能导致病原体残留,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又大量繁殖引发复发。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初次治疗时仅使用1-2天抗生素,未能完全杀灭阴道内的加德纳菌等致病菌,就停止用药,之后容易复发。
2.混合感染:阴道内可能存在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如同时有真菌和细菌感染,若只针对一种病原体治疗,另一种病原体继续繁殖,就会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比如,一些患者同时感染白色念珠菌和厌氧菌,只抗真菌治疗,厌氧菌仍在阴道内滋生,炎症持续或复发。
3.耐药菌株产生: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原本有效的药物对耐药菌株不再起作用,从而导致阴道炎反复不愈。例如,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阴道炎的患者,阴道内的病原体可能逐渐产生耐药,使得阴道炎多次复发。
(二)阴道微生态失衡
1.乳酸杆菌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乳酸杆菌是阴道内的有益菌,能维持阴道酸性环境(pH值3.8-4.4),抑制有害菌生长。当频繁性交、长期使用抗生素、频繁阴道灌洗等情况发生时,会破坏阴道微生态,导致乳酸杆菌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阴道自净能力下降,容易引发阴道炎复发。例如,频繁性交的女性,阴道环境受到机械性刺激,乳酸杆菌生长受影响;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女性,阴道内正常菌群被抑制,乳酸杆菌数量减少,阴道炎复发风险增加。
2.阴道pH值改变:正常阴道pH值呈酸性,若因各种原因导致pH值升高,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如频繁阴道灌洗会破坏阴道正常pH值和微生态,使pH值升高,增加阴道炎复发几率。有研究发现,频繁灌洗阴道的女性,阴道炎复发率比不灌洗的女性高很多。
(三)宿主因素
1.年龄因素
幼女:幼女雌激素水平低,阴道黏膜薄,糖原少,pH值偏高,局部抵抗力差,容易发生阴道炎,且若治疗不彻底或卫生习惯不佳,容易反复发作。例如,一些幼女因卫生不良,外阴被粪便污染等,引发阴道炎后,若未规范治疗,很容易再次发病。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萎缩,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且由于雌激素水平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炎症容易反复。
2.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pH值改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糖尿病控制不佳时,阴道炎容易反复发作。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在较高水平,阴道内环境适合白色念珠菌生长,即使治疗阴道炎,若糖尿病未得到良好控制,阴道炎仍会多次复发。
3.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阴道局部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例如,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阴道内感染病原体后,炎症难以控制,容易复发。
(四)其他因素
1.性生活因素:不洁性生活或多个性伴侣等情况,容易将外界病原体带入阴道,引发阴道炎,且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会导致炎症反复。比如,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不同病原体的风险增加,阴道炎复发几率也相应提高;性生活时不注意双方卫生,病原体在男女双方间交叉感染,导致阴道炎反复。
2.穿着因素: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病原体滋生,增加阴道炎复发可能。例如,一些女性为追求身材穿着紧身化纤内裤,阴道局部环境改变,容易引发阴道炎复发。
3.卫生习惯因素:不注意外阴清洁,便后擦拭方向错误(从肛门向阴道方向擦拭)等,容易将肛门处的病原体带到阴道,引发阴道炎并导致复发。比如,便后从肛门向阴道方向擦拭,会把肠道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带到阴道,增加阴道炎复发风险。
二、应对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建议
(一)规范治疗
1.明确病原体:对于反复发作的阴道炎,应进行详细的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如进行真菌镜检、细菌培养等,根据检查结果选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确保足够疗程,一般细菌性阴道炎需要治疗7-10天,霉菌性阴道炎需要规范的1-2周疗程等,以彻底杀灭病原体。
2.混合感染处理:若为混合感染,需同时针对多种病原体进行治疗,如同时有真菌和细菌感染,要选用抗真菌药物和抗细菌药物联合治疗。
(二)维护阴道微生态
1.补充乳酸杆菌:对于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的情况,可以使用阴道用乳酸杆菌制剂来补充有益菌,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例如,使用含有乳酸杆菌的阴道栓剂或凝胶等产品,帮助抑制有害菌生长。
2.避免阴道灌洗:尽量减少阴道灌洗,保持阴道正常的pH值和微生态环境。如果确实需要清洁外阴,应使用清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灌洗阴道。
(三)针对宿主因素的干预
1.基础疾病控制: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使血糖稳定,从而降低阴道炎复发几率。
2.增强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应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如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等,提高身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
(四)注意生活细节
1.性生活卫生:保持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阴,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固定性伴侣,避免多个性伴侣,降低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机会。
2.穿着与卫生习惯: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避免穿着紧身化纤内裤。注意外阴清洁,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病原体感染阴道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