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检查包括影像学、脑血管造影、血液、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影像学中头颅CT用于初步筛查,头颅MRI对脑梗死早期诊断等更优;脑血管造影是“金标准”;血液检查包含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等,分别有不同适用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的关系;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
一、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适用情况:是脑血管病筛查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尤其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应用广泛。对于脑出血,头颅CT可迅速明确出血部位、范围等,发病后即可清晰显示高密度的出血病灶。对于脑梗死,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头颅CT检查,但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可根据体重等因素精准调整扫描参数以减少辐射影响。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脑血管病风险较高,头颅CT有助于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病变。
病史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可及时发现脑血管病迹象,如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情况。
2.头颅MRI
适用情况: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头颅CT,发病数小时内即可发现脑梗死灶,尤其是后颅窝梗死以及脑干梗死等。对于脑血管病的血管壁病变、微小出血等的检测也更为敏感。
年龄因素:各年龄人群均可进行头颅MRI检查,儿童在检查时需注意保持安静,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镇静剂协助检查。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头颅MRI能更精细地发现脑血管的早期病变,如小的缺血灶等。
病史因素:有脑血管病家族史或自身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史的人群,头颅MRI可更早发现脑部微观病变。
二、脑血管造影检查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适用情况: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有无狭窄、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对于考虑进行血管内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如动脉瘤栓塞、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等,DSA是必要的检查以明确病变细节。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DSA检查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血管较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辐射暴露等问题需严格把控,只有在病情需要且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若怀疑有严重脑血管病变,DSA可明确诊断,但需综合评估检查风险与收益。
病史因素:有复杂脑血管病史,如多次脑梗死且怀疑有血管自身病变的患者,DSA有助于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
适用情况:可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感染可能是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导致脑栓塞;贫血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长期贫血可能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年龄因素:儿童血常规检查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参考值判断结果,如新生儿血常规与成人有明显差异,需关注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正常范围。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贫血的人群,血常规可发现异常,进而有助于排查脑血管病相关因素。
病史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血常规检查尤为重要,如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脑血管病中出血性病变的风险。
2.凝血功能检查
适用情况: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评估凝血功能状态。凝血功能异常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病,如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引起颅内出血;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关。
年龄因素:儿童凝血功能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凝血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检查时需结合年龄特点分析结果,如新生儿APTT较成人稍长等。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如某些抗凝剂等)的人群,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以调整用药剂量或发现潜在凝血异常。
病史因素: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人群,如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查是监测病情和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3.生化检查
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血糖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反映血糖水平。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也可能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肝肾功能检查:脑血管病患者常需要使用药物治疗,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确保用药安全。例如,某些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血脂、血糖正常范围不同,老年人血脂、血糖调节能力下降,更需关注其指标变化。儿童时期血脂、血糖异常可能与遗传或不良喂养方式等有关,需早期干预。
生活方式影响: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血脂易异常,高糖饮食、静坐生活方式的人群血糖易出现问题,这些生活方式因素通过影响生化指标进而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病史因素:有肝肾功能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进行脑血管病相关检查时,生化检查可辅助评估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脑血管病的治疗药物选择和预后。
四、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1.适用情况:可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评估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用于筛查脑血管狭窄、痉挛、侧支循环情况等。例如,可发现颅内大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以及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血流速度变化等。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TCD检查时,可通过儿童专用的探头等设备进行检测,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流速度正常范围有所差异,需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解读检查结果。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TCD可早期发现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等情况的早期迹象。
病史因素: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TCD有助于发现偏头痛相关的脑血管血流改变情况,对于评估偏头痛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有一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