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的病因多样,包括外周性头晕(如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中枢性头晕(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癫痫)、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晕(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头晕(如焦虑症、抑郁症)。不同病因有其相应原理、表现等特点。
一、外周性头晕
1.耳石症
原理: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内,当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前庭感知异常,引发头晕。常见于头部外伤、耳部手术、内耳疾病等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长期伏案、颈部外伤史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表现:头晕与头部位置变化密切相关,通常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头晕程度一般较剧烈,持续时间短,常伴恶心、呕吐、眼震等。
2.梅尼埃病
原理:内耳膜迷路积水是主要病理基础,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好发于30-50岁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生活中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可能诱发。
表现:发作性眩晕,常突然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同时伴有耳鸣、耳胀满感、波动性听力下降,头晕发作时患者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
3.前庭神经元炎
原理:可能是病毒感染累及前庭神经元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常是诱因,生活中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病。
表现:突发严重的眩晕,伴恶心、呕吐,但无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轻,头晕可持续数周,病愈后很少复发。
二、中枢性头晕
1.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理: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病情。
表现: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等,头晕可呈持续性或发作性,如果是后循环缺血,还可能出现复视、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症状。
出血性脑血管病
原理: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破裂出血或脑血管畸形等导致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不佳是重要危险因素,情绪激动、剧烈活动等可诱发。
表现:突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头晕程度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而异。
2.颅内肿瘤
原理:颅内肿瘤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升高或压迫前庭神经相关结构。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肿瘤生长速度、部位等影响症状出现,无明显性别差异。
表现:头晕可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症状,不同部位的肿瘤还会有相应的局部定位症状,如垂体瘤可出现内分泌紊乱表现等。
3.癫痫
原理: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癫痫家族史、脑部外伤史、脑部感染史等人群易患,生活中睡眠不足、疲劳、饮酒等可诱发。
表现:部分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头晕等先兆症状,随后可出现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意识障碍等不同表现;全面性发作时可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头晕在癫痫发作前、中、后均可出现。
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晕
1.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原理:心脏节律异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多见于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量饮酒等可诱发。
表现:头晕常伴有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可过快、过慢或不规则,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心力衰竭
原理: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输出量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包括脑部灌注不足。多见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长期未控制病情者,感染、过度劳累等可诱发。
表现:头晕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活动后头晕等症状可加重,通过心脏超声、心功能测定等可明确心力衰竭的程度和类型。
2.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
原理:血糖浓度过低,脑部能量供应不足。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当者,长时间未进食、剧烈运动后等情况易发生。
表现:头晕常伴有出汗、饥饿感、心慌、手抖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检测血糖可明确诊断,血糖低于正常范围(一般低于2.8mmol/L)。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
原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可能诱发。
表现:头晕常伴有心悸、多汗、手抖、消瘦、烦躁易怒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甲状腺功能减退
原理: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机体代谢减低,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多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等是常见病因。
表现:头晕常伴有怕冷、乏力、记忆力减退、水肿、便秘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
3.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原理: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脑部缺氧导致头晕。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缺铁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女性和儿童,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营养不良者或长期酗酒者等。
表现:头晕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降低,根据不同类型贫血有相应的血细胞形态学改变等特征。
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头晕
1.焦虑症
原理: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头晕等躯体症状。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生活中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工作压力大等是常见诱因。
表现:头晕常伴有紧张、不安、恐惧、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头晕可呈持续性,也可发作性,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通过焦虑量表等心理测评可辅助诊断。
2.抑郁症
原理: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常伴有躯体不适症状,包括头晕。多见于各年龄段,女性相对多见,有家族抑郁史、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等人群易患。
表现:头晕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思维迟缓、自责自罪、睡眠障碍等症状,头晕多为持续性,通过抑郁量表等心理测评可辅助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