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会引发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减退、腹胀、口臭、呕吐、腹痛;全身症状包括部分儿童低热、儿童和成人烦躁不安、儿童和成人睡眠不安。
一、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减退
儿童积食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情况。这是因为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正常消化,堆积的食物占据了胃肠空间,导致孩子没有饥饿感。例如,正常情况下儿童每餐能进食一定量的食物,但积食时可能只吃很少的量甚至拒绝进食。从生理机制来看,胃肠道内食物积聚,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反馈性地抑制食欲中枢,使得孩子对进食缺乏兴趣。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表现为原本喜欢的食物也不愿意吃;学龄儿童则可能在吃饭时间坐在餐桌前却长时间不进食。
成人积食时也会有食欲下降的表现,进食量较平时减少,即使面对喜爱的食物也没有强烈的进食欲望。这是由于胃肠消化功能紊乱,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吸收,胃内始终有胀满感,从而抑制了食欲。
2.腹胀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积食都常伴有腹胀症状。儿童积食时,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的腹部膨隆,用手触摸腹部有饱满感。这是因为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被肠道细菌发酵产气,同时食物积聚导致肠道扩张。例如,吃了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孩子的肚子会鼓起来,并且可能伴有肠鸣音异常。从病理角度分析,食物积聚使胃肠道内压力升高,刺激神经末梢,产生腹胀的感觉。对于婴儿,可能会出现频繁的哭闹,尤其是在平躺时腹胀感可能加重;较大的儿童可能会主诉腹部胀满不适。
成人积食时腹胀表现为腹部有饱胀感,有时会觉得腹部沉重,活动后可能会有不适感。进食后腹胀感更明显,可伴有腹部隐痛等不适。这是因为成人的胃肠道消化能力相对稳定,但当摄入过多食物超出胃肠消化负荷时,同样会出现食物积聚和产气,导致腹胀。
3.口臭
积食时口腔会出现异味,即口臭。儿童积食时,由于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产生带有异味的气体,这些气体可以通过口腔呼出,导致口臭。例如,孩子早晨起床后口气较重,或者在积食后口腔有酸腐的气味。从口腔局部来看,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时间过长,加上胃肠道产生的异味气体反流,都会引起口臭。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闻到其口腔有异常气味;学龄儿童自己可能也能感觉到口腔异味,并且可能因此不愿意与人近距离交流。
成人积食时口臭也是常见症状,由于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在胃内发酵产生异味,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导致口臭。比如,前一天进食过多肉类等高脂肪食物后,第二天早上可能会有明显的口臭现象。
4.呕吐
儿童积食较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内食物积聚过多,胃内压力升高,超过了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吐出。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可能伴有酸臭味。例如,孩子在暴饮暴食后不久出现呕吐,吐出的食物是刚吃进去不久的样子。从生理机制讲,积食使胃排空延迟,胃内食物积聚,刺激胃蠕动增强,从而引发呕吐反射。婴幼儿积食呕吐时,可能会出现吐奶量较多,甚至呈喷射状(但需排除其他疾病情况);较大的儿童可能会主动表达恶心、想吐,然后吐出食物。
成人积食也可能出现呕吐,尤其是一次性进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呕吐物同样是未消化的食物,呕吐后可能会感觉腹部不适有所缓解。但成人呕吐相对儿童来说,一般不会像儿童那样频繁出现,且呕吐后如果注意调整饮食,症状可能会较快缓解。
5.腹痛
儿童积食时可能会有腹痛表现,疼痛部位多在腹部脐周附近。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是隐痛,有的可能较为明显。这是因为食物积聚导致肠道蠕动不协调,或者肠道内气体积聚刺激肠道神经引起疼痛。例如,孩子可能会用手捂着肚子说不舒服,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对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难以安抚,家长触摸其腹部时孩子可能会躲避。
成人积食引起的腹痛部位不固定,可能在上腹部、脐周等部位。疼痛性质可以是胀痛、隐痛等。当积食情况缓解后,腹痛症状也会随之减轻。这是由于成人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有一定储备,但当超出储备时,同样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和神经刺激导致腹痛。
二、全身症状
1.低热
部分积食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胃肠道内食物积聚,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热量,人体吸收这些热量后出现低热。例如,孩子在积食后没有其他明显感染症状,但体温略有升高。从免疫角度来看,食物积聚在胃肠道内,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有一定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导致体温的轻度升高。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通过测量体温发现体温较平时稍有升高,但一般精神状态尚可;较大的儿童可能会主诉身体有轻微发热不适。
成人积食一般较少出现低热情况,除非积食非常严重且伴有胃肠道感染等情况。但也有个别成人在严重积食时可能会出现体温轻度升高,不过相对儿童来说概率较低。
2.烦躁不安
儿童积食时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身体不适,如腹胀、腹痛等,孩子会感觉不舒服,从而出现哭闹、难以安抚等烦躁表现。例如,孩子在积食后不能安静玩耍,总是哭闹,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身体的不适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孩子的情绪,使其处于烦躁状态。对于婴儿,这种烦躁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学龄儿童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在学校等场所难以集中注意力,表现出烦躁的情绪。
成人积食时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尤其是当腹胀、腹痛等症状较为明显时。身体的不适会影响成人的情绪状态,使其容易烦躁。比如,成人在积食后可能会因为腹部不适而心情烦躁,影响工作和生活状态。
3.睡眠不安
儿童积食时往往会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因为胃肠道不适,孩子在睡眠中可能会频繁翻动身体,容易醒来。例如,原本睡眠良好的孩子,在积食后夜间睡眠质量下降,频繁醒来哭闹。这是由于胃肠道的不适刺激神经,影响了孩子的睡眠周期。婴幼儿积食后睡眠不安表现更为明显,可能会从深度睡眠突然醒来;学龄儿童可能会在夜间睡眠中因为腹部不适而辗转反侧。
成人积食时也可能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睡眠中易惊醒等。腹部的胀满、疼痛等不适会干扰成人的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比如,成人在积食后躺在床上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途因为腹部不适而醒来,难以再次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