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后需分急性期、评估诊断、根据损伤程度治疗、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来处理。急性期要休息制动、冰敷、加压包扎;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诊断;轻度损伤保守治疗,中度及重度损伤可能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分早期、中期、后期,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活动度和力量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走站立、上下楼梯姿势及避免不良姿势,以促进韧带恢复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一、受伤后的急性期处理
1.休息制动:立即停止导致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活动,避免受伤膝盖负重,尽量让患肢处于放松状态,可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帮助行走,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这是因为继续活动可能会牵拉损伤的韧带,导致韧带撕裂程度加重,影响后续恢复。例如,对于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在运动中受伤后,及时休息制动能阻止损伤恶化。
2.冰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对膝盖内侧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以运动员为例,运动后迅速冰敷能有效减轻受伤部位的肿胀情况。冰敷时要注意用毛巾等将冰袋与皮肤隔开,避免冻伤皮肤。
3.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膝盖内侧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减轻肿胀。包扎力度要适中,以能感觉到压力但又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加压包扎的力度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比如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包扎时要更轻柔。
二、损伤的评估与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受伤膝盖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膝盖内侧的压痛部位、范围,进行侧方应力试验等。侧方应力试验是让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医生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一手放在膝盖外侧,施加外翻力,如果出现明显疼痛或异常的膝关节活动,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体格检查时配合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耐心的引导。
2.影像学检查:通常会进行膝关节X线检查,初步排除骨折等其他损伤;还可能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能够清晰地显示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是部分损伤还是完全断裂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三、根据损伤程度的治疗
1.轻度损伤(部分损伤)
保守治疗:一般采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于微屈位,固定时间通常为3-4周。在固定期间,要定期复查,观察韧带恢复情况。同时,可以配合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在不引起膝关节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收缩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需要调整,儿童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训练要循序渐进。
2.中度及重度损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手术治疗:如果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手术方式有多种,如韧带缝合修复术等。术后同样需要进行固定和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早期主要是进行关节活动度的练习,逐渐增加肌肉力量训练等。对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
四、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如前所述,主要是维持股四头肌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
踝泵运动:患者平躺或坐姿,大腿放松,缓慢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然后缓慢下压,尽量使脚尖远离自己,一组10-15次,每天3-4组。这个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儿童也能在家长帮助下进行简单的踝泵运动。
2.中期康复(拆除固定后)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训练: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被动屈伸训练,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之后患者可以进行主动屈伸训练,如坐在床边,缓慢让小腿下垂,利用重力帮助膝关节屈曲,然后再缓慢伸直膝关节。对于年轻患者,恢复速度相对较快,活动度增加可能较快,但也要注意适度;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缓慢增加活动度,避免造成新的损伤。
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训练:可以进行静蹲练习,患者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使膝关节屈曲角度不宜超过90度,每次保持10-20秒,逐渐增加保持时间和练习次数。还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伸直下肢,缓慢抬高,使下肢离开床面15-20厘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一组10-15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根据自身力量情况调整,儿童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避免过度用力。
3.后期康复(基本恢复关节活动度和力量后)
平衡训练:可以进行单腿站立训练等,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患者站在平稳的地面上,尝试用受伤的腿单腿站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从几秒钟开始,逐渐增加到几十秒。平衡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平衡能力恢复情况不同,需要逐步练习。
本体感觉训练:可以通过平衡板、软垫等器械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刺激膝关节周围的本体感觉感受器,提高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功能。例如在平衡板上进行站立和缓慢移动等练习,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运动状态,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五、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行走与站立:在恢复期间,行走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受伤膝盖过度内翻或外翻。可以选择合适的鞋子,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对于老年人,行走时要缓慢,必要时使用助行器等辅助工具,防止摔倒再次损伤膝盖。
2.上下楼梯:上下楼梯时要尽量让好腿先上或先下,受伤腿缓慢跟随,减少受伤膝盖的负担。例如上楼梯时,先将好腿迈上台阶,然后受伤腿再跟上;下楼梯时,先将受伤腿缓慢下移,然后好腿再下移。
3.避免不良姿势:长时间坐着或蹲着时,要注意保持膝盖的正常姿势,避免膝盖长时间处于过度弯曲或内收等不良姿势,防止影响韧带恢复和加重膝关节负担。
总之,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要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相关事项,以促进韧带的良好恢复,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