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炎症性良性病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过敏性鼻炎儿童青少年常见,慢性鼻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检查见鼻黏膜充血肿胀等,药物、避免过敏原等治疗,预后好;鼻咽癌是鼻咽部恶性肿瘤,40-60岁男性多发,有涕中带血、鼻塞等症状,鼻内镜见新生物,病理活检确诊,放疗为主、化疗手术为辅,早期预后好晚期差,儿童、老年、女性鼻咽癌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恶性病变,其发生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例如,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约9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升高。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急性鼻炎患者初期可能有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继而出现鼻塞、水样涕,后期可变为黏液性、脓性涕;慢性鼻炎多表现为鼻塞(间歇性或持续性)、流涕(一般为黏稠涕);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发作性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和鼻痒,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不同类型鼻炎的症状虽有差异,但一般不会出现涕中带血(除非是剧烈擤鼻等导致鼻黏膜小血管破裂,一般量较少且能自行停止)等严重情况,且症状相对较为局限于鼻部及相关伴随的局部症状。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涕中带血,多为回吸性涕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时有时无,瘤体增大可阻塞后鼻孔,引起鼻塞,开始为单侧,随后可发展为双侧;还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面部麻木、复视、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例如肿瘤侵犯颅底、脑神经等可引起更严重的头痛、视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
鼻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过敏性鼻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触过敏原机会增多等有关;慢性鼻炎则各年龄段均有,无明显性别差异。
鼻咽癌: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检查方法
鼻内镜检查
鼻炎: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甲肿大,鼻腔内有分泌物等表现。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明显,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鼻咽癌:鼻内镜下可发现鼻咽部新生物,新生物多呈结节状、菜花状或溃疡状,表面不光滑,易出血等。例如,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可见隆起的肿物,触之易出血。
病理活检
鼻炎:一般无需病理活检来确诊,通过临床表现、病史等即可诊断,但若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等,可能会进行一些局部组织的检查,但很少进行病理活检来确诊鼻炎本身。
鼻咽癌: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通过鼻内镜下对鼻咽部新生物进行活检,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例如,通过病理检查可确定是鳞状细胞癌等具体的病理亚型。
影像学检查
鼻炎:一般采用鼻窦CT或MRI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但无占位性病变等表现。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CT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
鼻咽癌:鼻窦CT或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范围等。例如,鼻咽癌患者MRI检查可发现鼻咽部肿块,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结构,如颅底、咽旁间隙、颈部淋巴结等情况。
治疗原则
鼻炎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鼻炎选择相应药物。过敏性鼻炎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感染性鼻炎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可使用抗生素;慢性鼻炎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如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免疫治疗:对于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鼻咽癌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多数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例如,早期鼻咽癌通过单纯放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放疗前缩小肿瘤体积,或放疗后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鼻咽癌的姑息治疗。例如,顺铂、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常被用于鼻咽癌的化疗。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病情较晚但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切除肿瘤等,但手术多为辅助治疗手段。
预后情况
鼻炎:大多数鼻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症状可得到控制或缓解。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使用药物等,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鼻咽癌:早期鼻咽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生存率会明显降低。例如,早期(Ⅰ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Ⅳ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不足50%。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鼻炎患者:儿童鼻炎患者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例如,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选择安全性高的剂型,且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对于过敏性鼻炎的儿童,要更严格地避免接触过敏原,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鼻炎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等。同时,儿童鼻炎患者在感冒等情况下更容易诱发鼻炎症状加重,要注意加强护理,如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受凉等。
老年鼻咽癌患者:老年鼻咽癌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加谨慎,要权衡治疗的获益和对身体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例如,放疗可能会对老年患者的口腔、咽喉等部位造成放射性损伤,加重其不适,需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化疗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女性鼻咽癌患者:女性鼻咽癌患者如果处于生育年龄,在治疗后要考虑生育问题。放疗可能会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导致闭经、不孕等,化疗也可能会对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在治疗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后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提供相应的生育咨询和辅助生殖等相关建议。同时,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心理调节,因为疾病和治疗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如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