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可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合理膳食结构、规律进餐;戒烟限酒;积极治疗胃部基础疾病,如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等;定期进行胃镜筛查,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适度运动、保持心理平衡,以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1.合理膳食结构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能帮助抵御自由基对胃黏膜的损伤。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高蔬菜水果摄入的人群,胃癌发病风险相对较低。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鼓励其多吃蔬菜水果,培养健康的饮食偏好;老年人则可根据自身消化情况适当调整蔬菜水果的烹饪方式,如将蔬菜切碎煮软,水果制成泥状等,以保证营养摄入。
减少高盐、腌制、烟熏食物摄取: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使胃黏膜对致癌物更易感性增加;腌制食物中含有较多亚硝酸盐,在胃内可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烟熏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应尽量减少这类食物的食用,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过多如咸菜、腊肉、熏鱼等腌制烟熏食品。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因为高盐饮食不仅与胃癌相关,还会加重基础疾病。
2.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三餐要定时,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规律的进餐可以维持胃的正常消化节律,让胃黏膜得到有序的修复和保护。比如,早餐7:00~8:00,午餐11:30~12:30,晚餐18:00~19:00左右比较合适,每餐进食量以七八分饱为宜。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规律进餐,保证营养均衡供应,家长可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日可分为5~6餐,但总量要控制好。
二、戒烟限酒
1.戒烟
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尼古丁、苯并芘等,这些物质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吸烟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比不吸烟人群明显升高。对于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戒烟糖等)以及寻求家人朋友监督支持等方式。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应远离烟草,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危害,家长要做好监督,营造无烟的家庭环境;对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吸烟者,戒烟更是刻不容缓,不仅能降低胃癌风险,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2.限酒
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长期可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而增加胃癌发生几率。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约5毫升40度白酒或10毫升黄酒或15毫升啤酒)。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应严格戒酒;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更要注意控制饮酒量,避免加重肝脏和胃部负担;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酒精对其各个器官都有潜在危害,应绝对禁酒。
三、积极治疗胃部基础疾病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的四联疗法,疗程一般为10~14天。治疗后还需复查以确认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根除。对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组合,并密切关注治疗后的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可能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2.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管理
对于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胃镜。慢性胃炎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抑酸剂(如雷尼替丁等)等药物;胃溃疡患者除了上述治疗外,还需注意避免诱发溃疡发作的因素。儿童患有胃部疾病时,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给孩子用药,如使用儿童专用的胃黏膜保护剂等,同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护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胃部疾病的康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胃部疾病时要更加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定期进行胃镜筛查
1.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长期患有胃部基础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的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且伴有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人群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儿童或青少年,如果家族中有年轻发病的胃癌患者,可能需要提前进行胃镜筛查,但具体要根据家族遗传特点和医生评估来定;老年人作为胃癌的高发人群,更应重视定期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溃疡、息肉、萎缩等,还可以进行病理活检,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取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及癌前病变。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相应准备,如禁食6~8小时、口服去泡剂等,儿童进行胃镜检查时要做好安抚工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老年人则要注意检查前的身体状况评估,如心脑血管功能等,以降低检查风险。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每周2~3次的哑铃锻炼等。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儿童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有1~2小时的运动时间,如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等;老年人可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增强胃肠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老年人可能会面临退休、亲友离世等生活事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子女要多关心老年人的心理状况,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如老年合唱团、社区活动等,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