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指腭扁桃体肿大,可由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有局部和全身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分一般、药物、手术治疗,儿童和成人扁桃体肿大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扁桃体肿大的定义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通常所说的扁桃体肿大一般指腭扁桃体的肿大。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口咽部两侧的扁桃体窝内。
二、扁桃体肿大的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例如,在儿童群体中,腺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可导致扁桃体明显肿大,同时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细菌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儿童在疲劳、受凉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扁桃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扁桃体肿大、充血,甚至出现化脓等表现。
2.免疫因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能出现扁桃体肿大的情况。例如,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除了有关节的症状外,可能会伴有扁桃体的免疫性肿大。
3.其他因素: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吸烟环境中的烟雾刺激,也可能导致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进而引起肿大;儿童时期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容易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肿大。
三、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咽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咽部有异物感、堵塞感,尤其是在吞咽时较为明显。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因为扁桃体肿大影响了食物的正常通过。
咽痛:程度不一,轻者可能只是咽部的轻微疼痛,重者则疼痛较为剧烈,甚至影响进食和说话。在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咽痛会更加显著,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呼吸困难:当扁桃体过度肿大时,可能会阻塞呼吸道,尤其是儿童,由于气道相对狭窄,肿大的扁桃体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睡眠时打鼾等。
2.全身症状
发热: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往往会伴有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而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较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9℃甚至更高。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较差,尤其是在感染较为严重时,乏力症状更为明显。
四、扁桃体肿大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视诊:医生通过压舌板下压舌头,观察扁桃体的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一般将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同时观察扁桃体表面有无分泌物、充血程度等。
触诊:对于肿大的扁桃体,还可以通过触诊初步判断其质地等情况,但这一检查相对应用较少。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例如,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报告单上常显示白细胞(WBC)>1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70%等。
病原体检测:可以取扁桃体表面的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哪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是否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病毒检测可以通过PCR等方法检测出相应的病毒类型。
五、扁桃体肿大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病期间都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儿童需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需要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
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的刺激。对于儿童,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扁桃体。
多饮水:多喝温开水,保持咽部湿润,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的症状。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家长可以定时提醒孩子喝水。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一般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儿童,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但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于儿童,要注意抗生素的选择要考虑其安全性和适用性,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果扁桃体肿大导致反复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超过4-5次;或者扁桃体肿大严重影响呼吸、吞咽功能;或者怀疑扁桃体肿大与某些全身性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在病情稳定时可以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如果扁桃体Ⅲ度肿大,严重影响睡眠呼吸,导致夜间缺氧,影响生长发育,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扁桃体剥离术和扁桃体挤切术等。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儿童术后要注意饮食的过渡,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同时要密切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等。
六、不同人群扁桃体肿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特点:儿童的扁桃体在6个月以内一般不明显,1-2岁时扁桃体逐渐增大,4-10岁时达到高峰,14-15岁时逐渐退化。所以儿童时期扁桃体肿大较为常见,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肿大。
注意事项:儿童扁桃体肿大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尤其是睡眠时是否有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如果发现孩子有呼吸困难的表现,要及时就医。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同时,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剂量使用,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2.成人
特点:成人的扁桃体相对儿童来说已经逐渐退化,但如果有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仍可能出现扁桃体肿大。成人扁桃体肿大的原因与儿童有相似之处,但在临床表现上可能相对儿童来说全身症状相对轻一些,但局部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注意事项:成人如果出现扁桃体肿大,要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在治疗方面,要积极寻找病因,如果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在合适的时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要关注自身的全身健康状况,因为扁桃体肿大可能与一些全身性疾病相关,如风湿性疾病等,要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