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喉咙痛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干燥、污染环境)、用嗓过度、过敏因素、胃食管反流等。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应对措施,如病毒感染对症处理、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等;环境因素可通过调节湿度、戴口罩等改善;用嗓过度要合理安排用嗓时间等;过敏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胃食管反流要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观察伴随症状、谨慎用药等,孕妇要谨慎处理喉咙痛及关注自身特殊情况,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等。
一、明确经常喉咙痛的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引发喉咙痛。例如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侵袭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喉咙痛、咳嗽等症状,相关研究显示多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自限性,但喉咙痛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2.细菌感染:常见的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这类细菌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风湿热等并发症,有相关临床数据表明细菌感染导致的喉咙痛占咽喉部感染性疾病的一定比例。
(二)环境因素
1.干燥环境: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间空气不湿润,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导致喉咙干涩、疼痛。特别是在冬季,暖气或空调使用较多时,室内空气干燥问题更为突出,相关环境医学研究指出干燥环境对呼吸道黏膜有不良影响。
2.污染环境:吸入过多的粉尘、化学性气体等,如工业废气、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等,会刺激咽喉部,引起喉咙痛。在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或工作环境中,此类情况较为常见,相关职业医学研究有相关报道。
(三)用嗓过度
1.职业用嗓人群: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嗓人群,由于长时间说话、唱歌,过度使用咽喉部肌肉和黏膜,容易导致喉咙疲劳、疼痛。长期的用嗓过度会使咽喉部黏膜受损,引发慢性咽炎等问题,有针对职业用嗓人群的调查显示一定比例存在喉咙痛相关问题。
2.非职业用嗓但短期过度用嗓:比如连续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等,也会引起喉咙痛,短时间内过度用嗓会使咽喉部负担加重,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出现疼痛症状。
(四)其他因素
1.过敏因素:对花粉、尘螨等过敏时,可能会出现咽喉部过敏反应,表现为喉咙痒、痛,同时可能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过敏性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咽喉部过敏是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2.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喉咙痛。尤其在卧位时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部分患者以喉咙痛为主要症状就诊。
二、针对不同原因的应对措施
(一)感染因素相关应对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保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如果喉咙痛较明显,可以使用温盐水漱口,温盐水有一定的清洁和缓解炎症的作用,相关口腔医学研究表明温盐水漱口对缓解咽喉部炎症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水温适宜。
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因为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较严重疾病,需专业医生判断治疗方案。
2.细菌感染:如果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导致的喉咙痛,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具体抗生素的选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患者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等问题。
(二)环境因素相关应对
1.干燥环境: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为宜,相关环境湿度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合适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呼吸道黏膜健康。同时,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或暖气房过久,可以适当在室内放置水盆等增加湿度的简单方法。
2.污染环境: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若无法避免,可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如N95口罩等,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在污染严重的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三)用嗓过度相关应对
1.职业用嗓人群:合理安排用嗓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用嗓,工作间隙适当休息,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咽喉部放松练习,如轻轻吞咽动作、缓慢深呼吸等。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发声习惯,避免大声喊叫等不良用嗓方式。
2.非职业用嗓但短期过度用嗓:立即停止过度用嗓行为,让咽喉部充分休息,短时间内避免说话或尽量轻声说话,也可以含服一些具有润喉作用的含片,如含有薄荷脑等成分的润喉含片,缓解喉咙疼痛,但需注意按照产品说明使用。
(四)其他因素相关应对
1.过敏因素: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关闭窗户等。如果喉咙痛等过敏症状较明显,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用药。
2.胃食管反流: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夜间胃酸反流的机会。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酸的食物,减少胃酸分泌。同时,避免在睡前吃得过饱,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缓解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喉咙痛,相关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研究有相关建议。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经常喉咙痛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儿童喉咙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对于儿童喉咙痛,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让儿童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适宜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儿童用嗓过度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因哭闹等导致喉咙痛,家长要及时安抚儿童情绪,避免过度哭闹。
(二)孕妇
1.孕妇经常喉咙痛时需谨慎处理。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要评估病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采取非药物的对症处理,如休息、多喝水等。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使用。同时,孕妇的环境因素影响更需关注,要保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2.孕妇的胃食管反流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加重胃食管反流,所以在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上需更加注意,遵循孕期特殊的健康要求。
(三)老年人
1.老年人经常喉咙痛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老年人可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喉咙痛的原因可能与这些基础疾病相关或相互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喉咙痛时要注意是否有感染加重血糖波动的情况。在应对措施上,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基础疾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对于老年人的环境因素、用嗓情况等也需关注,如老年人如果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用嗓过度可能加重病情,需给予相应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