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问题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出现症状,有消化道及其他系统表现,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可通过氢呼气试验等诊断,需与肠易激综合征等鉴别,可通过饮食调整、营养补充、生活方式调整管理,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期有史、孕妇哺乳期女性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定义
成人乳糖不耐受是指成人由于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进而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不适症状。
二、症状表现
(一)消化道症状
1.腹胀: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肠道胀气,出现腹胀感,尤其在进食含乳糖食物后较为明显,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成人可能因肠道蠕动功能等差异,腹胀程度有所不同,比如久坐少动的成人可能胃肠蠕动相对缓慢,腹胀感可能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稍长。
2.腹痛:肠道内气体积聚或发酵过程可能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腹痛,疼痛程度和部位因人而异,一般为腹部不适或隐痛,病史较长的成人可能对疼痛的耐受度等有所不同。
3.腹泻:乳糖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增多,引起腹泻,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年龄较小的成人可能因肠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腹泻可能更频繁,而有慢性病史的成人可能存在肠道黏膜的一定损伤,腹泻表现可能更复杂。
(二)其他系统症状
1.恶心呕吐:部分成人在乳糖不耐受时,可能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这是因为消化道的不适反应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到胃部,不同生活方式的成人,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的成人,胃肠功能相对不稳定,更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2.嗳气:肠道内气体增多,可通过食管排出,表现为嗳气,不同年龄层的成人,比如老年成人可能胃肠功能衰退,嗳气情况可能相对常见。
三、发生机制
成人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于乳糖酶基因表达减少或突变等原因,导致体内乳糖酶活性不足或缺乏。乳糖是奶类中含有的双糖,正常情况下,乳糖在小肠中经乳糖酶作用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被吸收。当乳糖酶缺乏时,乳糖不能被充分消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为乳酸、氢气等,引起上述一系列症状。
四、风险因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乳糖酶活性有下降趋势,尤其是老年成人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机体老化导致的酶分泌功能变化有关。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结构:长期低乳糖饮食的成人,其肠道内乳糖酶的表达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比如一些平时很少喝牛奶或奶制品的成人,乳糖酶活性可能相对较低,更易发生乳糖不耐受。
2.吸烟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乳糖酶的正常功能,增加乳糖不耐受的发生风险,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成人相对更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相关症状。
(三)病史因素
1.肠道疾病:患有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的成人,可能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从而引发乳糖不耐受,比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成人,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导致乳糖酶功能异常。
2.其他系统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影响乳糖酶的功能,如糖尿病等,具体机制可能与机体的代谢紊乱等有关,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成人需关注自身乳糖不耐受情况。
五、诊断方法
(一)氢呼气试验
让受检者口服一定量的乳糖,然后定时检测呼气中的氢含量。如果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呼气中的氢含量会升高,提示乳糖不耐受。不同年龄的成人进行氢呼气试验时,操作流程基本一致,但需考虑其肠道功能等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比如老年成人肠道蠕动相对缓慢,可能需要适当调整检测时间等。
(二)乳糖耐量试验
检测空腹血糖,然后口服一定量乳糖,之后定时检测血糖变化。正常情况下,乳糖消化吸收后血糖会升高,而乳糖不耐受者血糖升高不明显,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该方法在不同生活方式的成人中都可应用,但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肠道对乳糖的消化过程,从而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干扰。
(三)粪便酸度检测
检测粪便的酸度,乳糖不耐受时粪便因发酵产生酸性物质,粪便酸度会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不同年龄、病史的成人粪便情况有所不同,需要准确采集粪便样本进行检测。
六、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也可有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与精神因素、饮食等关系更密切,粪便检查一般无乳糖相关异常,而乳糖不耐受通过氢呼气试验等可检测出乳糖消化吸收异常,可据此进行鉴别。
(二)炎性肠病
炎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也有肠道炎症表现,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但炎性肠病有其自身的肠道黏膜病变特点,如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道黏膜的特异性炎症改变,而乳糖不耐受无此典型肠道黏膜炎症表现,可通过结肠镜等检查进行鉴别。
七、管理与应对
(一)饮食调整
1.限制乳糖摄入:避免食用牛奶、奶酪、奶油等含乳糖的食物,根据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替代食品,比如老年成人可以选择豆浆、杏仁奶等植物性饮品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而运动量大的成人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营养补充方式来满足身体需求。
2.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市场上有一些低乳糖牛奶、无乳糖奶粉等产品,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品牌的低乳糖食品在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可能有差异,需要根据个人喜好和营养需求进行挑选。
(二)营养补充
对于因限制乳糖摄入可能导致营养缺乏的情况,要注意补充其他营养物质,如钙、维生素D等。钙可以通过食用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进行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等方式获取,不同年龄的成人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量不同,老年成人可能需要更多的钙和维生素D来维持骨骼健康等。
(三)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运动,对于改善肠道功能有帮助,比如每周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成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慢性病史的成人在运动前需要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成人
老年成人乳糖不耐受发生率高,且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饮食调整时要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选择合适的营养替代食品,同时要注意食品的安全性和易消化性,避免因乳糖不耐受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定期监测营养状况,根据身体情况调整饮食和营养补充方案。
(二)儿童期有乳糖不耐受史的成人
这类成人可能在儿童期就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成年后仍需注意乳糖摄入,在选择饮食和外出就餐时要特别留意食物中的乳糖成分,避免因不慎摄入乳糖而出现不适症状,同时要关注自身营养状况,必要时进行营养评估和补充。
(三)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对营养需求较高,若存在乳糖不耐受,要确保营养的充足供应,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既要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又要保证胎儿或婴儿的营养供应,避免因乳糖不耐受影响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