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原因多样,脑供血不足是其中之一,非脑供血不足也可致头晕,头晕需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不同原因头晕有相应应对方法,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头晕需特别关注。
一、头晕与脑供血不足的关系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脑供血不足是可能导致头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当脑供血不足时,大脑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头晕症状,这种头晕通常可能伴有头重、头闷等感觉。然而,其他多种因素也可引起头晕,比如:
耳部问题:梅尼埃病,其发病机制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除了头晕外,还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耳石脱落,当头位改变时会诱发短暂的眩晕,可通过变位试验等明确诊断。
神经系统问题:偏头痛,在发作前或发作中可能出现头晕症状,还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有家族遗传倾向;癫痫,部分癫痫患者发作前或发作时可能表现为头晕,还会有抽搐、意识改变等表现。
心血管系统问题: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时,心脏节律紊乱,可能影响心脏射血,导致脑部供血相对不足而引起头晕,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发现异常心律;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也会影响脑部供血出现头晕,常伴有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内分泌及代谢问题:低血糖,当血糖低于正常范围时,会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导致头晕,多发生在空腹或过度节食、使用降糖药不当等情况,常伴有出汗、心慌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慢,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表现,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
二、脑供血不足相关的检查与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很重要,包括头晕发生的时间、频率、诱发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等。比如询问头晕是突然发生还是逐渐出现,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头晕时是否伴有视物旋转、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病史采集侧重点略有不同。例如,年轻女性如果有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情况,要考虑是否与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相关头晕;中老年男性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话,需重点排查血管因素导致的脑供血不足。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了解血压是否正常,高血压或低血压都可能影响脑供血;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反射、共济运动等,看是否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三)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以初步排除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等情况,对于急性脑供血不足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但能发现一些结构性病变。
头颅MRI:相较于CT,对脑供血不足的早期诊断更敏感,能发现脑部较小的缺血灶等病变,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脑供血不足相关的脑组织缺血改变。
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有无狭窄、闭塞及动脉瘤等情况,能明确脑供血不足是否由脑血管狭窄等血管病变引起,但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了解是否有贫血导致头晕;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非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耳部问题导致头晕的应对
梅尼埃病:发作时要注意休息,可使用前庭抑制剂如苯海拉明等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发作间歇期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可适当进行前庭康复训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通过复位治疗,如Epley法等,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复位后要注意避免剧烈头位变化,休息一段时间。
(二)神经系统问题导致头晕的应对
偏头痛:发作时可在安静环境下休息,轻度头痛可通过放松心情等缓解,中重度头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止痛,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溃疡等病史的患者需慎用;预防发作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食用含酪氨酸的食物(奶酪、巧克力等)、保证充足睡眠等。
癫痫:头晕如果是癫痫发作的表现,要避免从事危险活动,如开车、高空作业等,需遵医嘱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特殊人群如儿童使用抗癫痫药时要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且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等。
(三)心血管系统问题导致头晕的应对
心律失常: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若有抗凝指征需进行抗凝治疗,如使用华法林等,但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出血风险;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心律转复等治疗,如药物复律或电复律等。
心力衰竭:要限制钠盐摄入,根据病情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减轻水肿、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改善心肌重构,但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ACEI时要注意血钾变化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四)内分泌及代谢问题导致头晕的应对
低血糖:发作时及时补充糖分,如口服葡萄糖水、吃糖果等,能快速缓解症状;平时要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要按时按量,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甲状腺功能减退:需使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特殊人群如孕妇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要保证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充足,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求,且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四、特殊人群头晕需特别关注
(一)儿童
儿童头晕较少见,但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导致脑供血不足、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影响心脏功能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相关头晕等。儿童头晕时要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其他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心脏超声、脑电图等,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尽早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且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情况,可通过休息、对症处理等缓解症状。
(二)孕妇
孕妇头晕要警惕是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影响胎盘供血,进而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及孕妇脑部供血出现头晕,要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注意休息,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供血,必要时需住院治疗,使用降压药物等,但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同时,孕妇头晕也可能由贫血等原因引起,要注意补充营养,必要时补充铁剂等纠正贫血。
(三)老年人
老年人头晕更要重视,因为老年人多存在血管退变、器官功能减退等情况,脑供血不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头晕可能是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等引起,要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生活中要注意适度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低糖,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导致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如果老年人头晕伴有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要高度怀疑脑卒中,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