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不良饮食习惯、其他因素有关。

1.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菌通过黏附胃黏膜、释放毒素,破坏黏膜屏障并引发炎症反应,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约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感染。
2.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糖皮质激素或抗凝药,会抑制胃黏膜保护性物质(如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黏膜损伤及修复障碍。
3.胆汁反流
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导致胆汁、胰液反流入胃,其中的胆盐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加重炎症反应。
4.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暴饮暴食、过食辛辣/油腻/腌制食物、空腹饮酒或饮用浓茶/咖啡,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5.其他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吸烟、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胃炎)、年龄增长(胃黏膜退行性变)等,也可能通过影响胃黏膜微环境或免疫功能诱发慢性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