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可采取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方法治疗。

1.休息制动
骨膜炎多由过度运动或外伤引起,患病后需停止引起疼痛的活动,避免患肢负重,必要时使用支具或弹力绷带固定,减少对骨膜的刺激,为骨膜修复创造良好环境,避免过早活动导致病情反复。
2.物理治疗
急性期采用冷敷,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还可进行超声波、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缓解肌肉痉挛,减轻骨膜压力。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如果局部有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炎症扩散,如青霉素、头孢克肟等。
4.康复锻炼
待疼痛和肿胀缓解后,逐步开展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时需遵循医嘱,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防止再次损伤骨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