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症状有呼吸异常、喂养困难、皮肤改变、精神萎靡、心率异常等。

1.呼吸异常
心肌受损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肺循环淤血,新生儿可出现呼吸急促,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60次/分钟,严重时伴有呻吟、鼻翼扇动,甚至呼吸暂停。
2.喂养困难
由于心脏功能下降,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新生儿吃奶时易疲劳,吸吮无力,吃奶量减少,吃奶时间延长,甚至抗拒吃奶,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
3.皮肤改变
心脏泵血不足会引起外周循环障碍,新生儿皮肤颜色改变,变得苍白或青紫,尤其是口唇、甲床等部位更为明显,触摸手脚可能感觉发凉。
4.精神萎靡
心肌损害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大脑供血不足,新生儿精神状态变差,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刺激反应减弱,持续处于嗜睡状态,不易被唤醒。
5.心率异常
部分新生儿心率会出现变化,可表现为心动过速,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160次/分钟;也可能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同时可能伴有心律不齐。
上述这些症状可能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预警信号”,但单一症状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这些异常表现,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早发现、早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心肌损害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期间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日常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