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上方肿胀可采取休息制动、局部冷敷与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

1.休息制动
肿胀多与过度活动、劳损或轻微损伤有关,需减少膝关节负重活动,避免爬楼梯、蹲起、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必要时借助拐杖或护膝辅助支撑,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减少局部刺激,防止肿胀加重,为组织修复创造条件,通常休息1-2周后肿胀会逐渐减轻。
2.局部冷敷与热敷
急性期(肿胀48小时内)宜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渗出,缓解肿胀与疼痛;48小时后转为热敷,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帮助肿胀消退,热敷温度以舒适不烫伤为宜,每次同样15-20分钟。
3.药物治疗
适用于肿胀伴随明显疼痛的情况,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药物,直接涂抹于肿胀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抗炎消肿作用;如果疼痛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肿胀与疼痛。需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长期用药,以防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适合肿胀持续时间较长或恢复较慢的情况,常用方法包括超声波治疗、超短波治疗等。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帮助炎症消退;超短波治疗可通过高频电磁场作用于局部,改善组织供血,减轻水肿和炎症。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根据肿胀程度和恢复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通常多次治疗后效果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