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可采取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重,避免肥胖加重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的损伤;减少关节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站立、爬楼梯、剧烈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负重运动,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疼痛,可佩戴护膝、护腕等护具,保护关节稳定性。
2.物理治疗
常用方法包括热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冷疗(如冰袋外敷)适用于急性疼痛发作期,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肿胀;超声波、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理疗手段,能刺激神经末梢,阻断疼痛信号传递,改善关节功能。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调整治疗频率和强度。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用于控制骨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需遵医嘱使用。局部用药,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涂抹于关节周围,通过皮肤吸收缓解疼痛,副作用较少;全身用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等,适用于轻中度疼痛,疼痛较重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等,但需注意其胃肠道、心血管副作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如果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疼痛严重,可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以润滑关节,减轻摩擦。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的骨关节炎患者。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关节镜清理术,通过微创方式清除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增生组织,缓解疼痛;截骨术用于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患者,调整关节力线,改善关节负重;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终末期骨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替换受损关节,恢复关节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