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能用的药物通常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对症支持药物等。

1、抗组胺药物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少血管通透性,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从而减轻紫癜引起的皮肤损害。
2、糖皮质激素
对于病情较重或伴有肾脏等重要脏器受累的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发挥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迅速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但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3、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维生素C和芦丁是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代表性药物。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血管壁的韧性,芦丁则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两者联合使用可减少血液渗出,促进紫癜皮损的恢复,尤其适用于单纯型紫癜。
4、免疫抑制剂
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依赖时,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可能被使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对自身组织的损伤,但副作用较强,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需严格监测相关指标。
5、对症支持药物
根据紫癜患者的具体症状,还可使用对症支持药物。如腹痛时可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缓解疼痛;关节痛时可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血尿、蛋白尿时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保护肾功能。
紫癜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选择,所有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擅自停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紫癜范围扩大、腹痛加剧、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