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肺炎的治疗与护理需多方面关注,抗生素选择要依药敏且考虑不同人群差异及不良反应,对症支持治疗要针对发热、咳嗽咳痰等采取合适措施,一般护理要注重休息体位、病情监测,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患者各有注意事项,需分别遵循相应用药、监测及护理原则以保障患者健康。
一、药物使用方面
(一)抗生素选择
链球菌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是关键治疗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等其他敏感抗生素。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有所差异,儿童使用抗生素需尤其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范围,避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
(二)药物不良反应关注
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例如使用青霉素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使用大环内酯类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某些抗生素时需调整剂量或谨慎选择,因为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二、对症支持治疗方面
(一)发热处理
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增减衣物、多饮水以促进散热。对于体温过高(如成人体温超过38.5℃,儿童需根据年龄等具体情况判断)的情况,可考虑物理降温结合必要的医疗干预,但要避免不恰当的降温方式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对发热的耐受和应对方式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需谨慎处理发热情况,防止发生惊厥等严重问题。
(二)咳嗽咳痰处理
咳嗽咳痰时,可进行化痰治疗,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对于咳痰无力的患者可协助其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使用化痰药物时要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儿童使用化痰药物需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加重咳嗽咳痰症状,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远离刺激性环境。
三、一般护理方面
(一)休息与体位
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休息时可采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
(二)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变化以及肺部体征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脏病的链球菌肺炎患者,需更频繁监测生命体征,警惕病情变化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更要加强病情监测。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链球菌肺炎患者在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和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加强护理和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老年患者
老年链球菌肺炎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药物,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老年患者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但要根据患者体力情况适度进行。
(三)孕妇患者
孕妇患链球菌肺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要权衡治疗收益和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