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不同暴露情况接种时间有差异,Ⅰ级暴露一般不需接种,Ⅱ级暴露0天、3天、7天、14天及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Ⅲ级暴露除接种疫苗还需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且接种程序同Ⅱ级暴露,特殊人群如孕妇接种无不良影响,老年人接种后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注意伤口清洁,儿童接种要配合医护及留意异常情况并细心护理伤口。
一、被咬后尽快接种有效
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理想的接种时间是在被咬后的24小时内。有研究表明,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抵御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效果越好。如果因某些原因未能在24小时内接种,在之后发现暴露后尽快补种仍有一定保护作用,而且只要狂犬病病毒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接种疫苗就可能发挥作用。
二、不同暴露情况的接种时间差异
(一)Ⅰ级暴露
1.情况说明:接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动物舔舐。
2.接种建议:一般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但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如果皮肤有破损等情况需及时清洁消毒,若后续出现皮肤破损等新情况再评估是否需要接种。
(二)Ⅱ级暴露
1.情况说明: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2.接种建议:应于0天(第1天,注射第一针的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及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共接种5剂。
(三)Ⅲ级暴露
1.情况说明: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例如被动物咬伤、抓伤出血,或者伤口被动物唾液污染等情况。
2.接种建议:除了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程序同样是于0天、3天、7天、14天及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患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者,可能需要加强免疫应答监测,必要时可能需要增加接种剂次等,因为这类人群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相对较弱,需要确保产生足够的抗体水平来抵御病毒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应答能力也可能下降,但仍需按照上述正规程序接种疫苗,并且接种后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儿童在接种时需根据体重等情况合理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要注意选择合适剂型及剂量,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等情况与成人不同,要保障疫苗接种安全有效,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尽量配合接种。
三、特殊人群接种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被咬伤后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暴露分级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狂犬病疫苗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狂犬病疫苗是灭活疫苗,不含有活的病毒成分,不会导致胎儿感染等问题,所以孕妇被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狂犬病。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接种后需密切观察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全身是否有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要及时就医处理。同时,老年人被咬伤后要更加注意伤口的清洁消毒,防止伤口继发感染等情况。
(三)儿童
儿童被咬伤后,由于其表述能力可能不如成人,家长要更加留意儿童被咬伤的情况。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时,要配合医护人员固定儿童身体,保障接种顺利进行。接种后要观察儿童是否有异常哭闹、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肿胀等情况,儿童的伤口护理也需要家长更加细心去做,比如按时给儿童伤口换药等,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导致伤口再次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