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涵盖范围广,包括支气管肺炎等类型,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因类型而异,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及对症支持,儿童和老年人患肺炎有不同特点及需注意的治疗护理情况。
支气管肺炎:属于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又称小叶性肺炎,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引起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通常病变起始于支气管,并向周围蔓延累及肺泡,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病理表现
肺炎:不同类型肺炎病理表现有差异,以细菌性大叶性肺炎为例,病理过程通常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早期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随后出现大量红细胞或白细胞等渗出;间质性肺炎主要是肺间质的炎症,表现为间质水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等。
支气管肺炎: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管腔内有黏液及炎性渗出物,进而累及周围肺泡,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
临床表现
肺炎:
症状:
不同病因引起的肺炎症状有所差异,细菌性肺炎多有高热、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病毒性肺炎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支原体肺炎可出现发热、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等。
年长儿肺炎全身症状相对较典型,而婴儿肺炎全身症状较重,如可有拒食、呛奶、呼吸急促等。
体征: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大叶性肺炎在实变期可出现典型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等。
支气管肺炎:
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热程度可因病原体和患儿自身情况而异,咳嗽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婴儿症状常不典型,可表现为口吐白沫等。
体征:
典型体征是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深吸气末更明显。
影像学表现
肺炎:
胸部X线或CT:
大叶性肺炎X线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可呈网状、条索状阴影,伴有弥漫性小点状阴影等。
支气管肺炎:
胸部X线或CT:
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发展,两肺下野、中内带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片状阴影,可伴有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改变。
治疗原则
肺炎:
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肺炎选用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进行退热等对症处理,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支气管肺炎:
抗感染:同样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药物,如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症:有气促、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咳嗽咳痰明显者可使用祛痰止咳药物等。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
婴儿支气管肺炎相对成人及年长儿更需密切关注,因为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易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在治疗中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和护理原则,如用药剂量需精确计算,护理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对于儿童肺炎,无论是支气管肺炎还是其他类型肺炎,都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
老年人肺炎无论是何种类型,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常较严重,易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护理上要注意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预防压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