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分上、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因部位和个体差异不同,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症状有特点,出现症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等,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特殊关注及处理。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普通感冒: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咽痛、咳嗽,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痰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潜伏期1-7天,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咳嗽,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痰中带血。咳嗽可延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伴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也可以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肺炎:症状多样,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发热程度可因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可为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咳嗽可为干咳或有咳痰,痰液可为黏液痰、脓性痰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可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严重肺炎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发绀等。肺部体征因肺炎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可有肺部固定的湿啰音等。
不同人群呼吸道感染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常全身症状重,如急起高热,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而局部症状如鼻塞、流涕等相对较轻。下呼吸道感染时,婴幼儿肺炎可能呼吸急促更为明显,可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咳嗽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口吐泡沫等。
老年人: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时,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而以全身不适、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也可能不典型,如咳嗽较轻,咳痰量少等,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病情变化较快。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原有的基础疾病可能加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难明显加剧;糖尿病患者呼吸道感染时血糖更难控制,且感染容易迁延不愈等。
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般应对:对于呼吸道感染出现的症状,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式降温(如体温超过38.5℃且无禁忌时可考虑使用退热措施,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因为老年人病情变化快,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时,除了关注呼吸道症状外,更要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