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表现多样,有不同持续时间、个体和人群差异及相关机制,有饮食、环境、体位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应对咳嗽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是常见症状,其咳嗽表现多样。从持续时间来看,部分患者咳嗽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研究发现,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感受器,从而导致咳嗽。不同个体表现有差异,一些患者为干咳,无明显咳痰;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伴有少量白痰。年龄方面,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咳嗽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别,儿童的呼吸道相对娇嫩,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咳嗽可能会加重,因为基础疾病会使呼吸道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炎症更容易持续刺激导致咳嗽。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上皮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如组胺、前列腺素等会刺激气道神经末梢,引发咳嗽反射。同时,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气道狭窄,也会促使咳嗽的发生。从病理生理角度,气道的高反应性在感染后可能会被激发,使得患者更容易出现咳嗽症状,即使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存在时,这种高反应性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对于成人及儿童患者,均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咳嗽。可以适当饮用温水、蜂蜜水(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等。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甜、过咸的饮品,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饮用蜂蜜水需谨慎,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左右,有利于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但要避免让儿童直接吹冷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哮喘等疾病,更要注意室内环境的稳定,减少过敏原等刺激因素。
体位调整:对于咳嗽的患者,尤其是夜间咳嗽明显的情况,可以尝试抬高上半身,采用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气道的刺激,缓解咳嗽症状。儿童患者在睡觉时可适当垫高枕头,但要注意安全,避免滑落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的呼吸道较为脆弱,咳嗽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如果儿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伴有喘息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非药物干预方面,儿童饮用蜂蜜水时要严格遵循1岁以上的年龄限制,避免1岁以下儿童食用蜂蜜,以防肉毒杆菌中毒。同时,儿童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霉菌等,对儿童呼吸道造成二次伤害。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咳嗽更要引起重视,因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咳嗽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老年患者在进行非药物干预时,要注意环境调节的安全性,避免加湿器使用不当导致滑倒等意外。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但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调整饮食结构,例如糖尿病老年患者要控制糖分摄入。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咳嗽时,非药物干预是首要的。要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环境调节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空气清新剂等产品。饮食上要保证营养,但要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如是否需要额外补充某些营养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