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相关病症多样,包括炎症性疾病(如盆腔炎分急慢性、阴道炎有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等)、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其他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失调等),不同病症有不同发病情况及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联,炎症性疾病有不同白带及腹痛表现及相关诱因,肿瘤有相应症状及发病相关因素,其他情况也各有其特点。
一、妇科炎症性疾病
1.盆腔炎
发病情况:女性盆腔内的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发生炎症时可出现小腹胀痛伴白带多。盆腔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盆腔炎多有下腹痛伴发热,白带增多且常呈脓性;慢性盆腔炎则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白带量可增多,多为持续性。其发病与经期卫生不良、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等因素有关。例如,经期使用不洁卫生巾、经期性交等可增加盆腔炎的发病风险。
年龄与性别因素:生育期女性由于性生活较活跃,且生殖系统相对处于开放状态,更容易患盆腔炎。幼女及绝经后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发病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因特殊情况感染致病。
2.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有鱼腥味,可伴有轻度的外阴瘙痒或烧灼感,部分患者可有小腹胀痛。其发病与阴道内菌群失调有关,如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等可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细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外阴瘙痒明显,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严重者坐立不安,夜晚更为明显,可伴有小腹胀痛。发病多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有关。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有小腹胀痛。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等间接传播。
二、生殖系统肿瘤
1.子宫肌瘤
发病情况: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白带增多,还可出现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较大的肌瘤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小腹胀痛、下腹坠胀感等。其发病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生长。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30-50岁的育龄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
2.宫颈癌
发病情况: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晚期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可伴有小腹胀痛、腰骶部疼痛等。其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多个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多孕多产等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年龄与性别因素:好发于35-55岁女性。
三、其他情况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情况: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下腹痛和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可伴有白带增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经血逆流、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异位内膜病灶可逐渐萎缩退化。
2.内分泌失调
发病情况:长期的精神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白带增多及小腹胀痛。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有月经失调、不孕、多毛、肥胖等表现外,也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小腹胀痛等症状。其内分泌紊乱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所致。
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因内分泌失调出现相关症状,不同年龄的女性因生理阶段不同,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和原因可能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