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受孕妇自身因素(子宫异常、宫颈机能不全、感染、全身性疾病)、胎儿及胎盘因素(多胎、胎盘异常)、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影响,有早产史、年轻(<18岁)、高龄(>35岁)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孕期相关事项以降低早产风险。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是子宫的下端,正常情况下在孕期能维持紧闭状态以保证胎儿在宫内安全发育。当宫颈机能不全时,宫颈会过早扩张,导致胎膜早破,进而引发早产。多见于既往有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形切除术等)的孕妇,这类孕妇宫颈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更容易出现宫颈机能不全导致早产。
感染因素:阴道内的微生物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若未得到及时控制,细菌产生的一些酶和毒素等可能会影响胎膜和子宫的稳定性,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孕妇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时炎症刺激也可能波及子宫,诱发早产;孕期发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也与早产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细菌性阴道病孕妇早产发生率比正常孕妇高2-3倍。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时,孕妇全身小血管痉挛,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供氧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早产;妊娠合并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儿的代谢和发育,增加早产的可能性。有数据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早产发生率约为20%-30%。
胎儿及胎盘因素
多胎妊娠:双胎或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增高,容易导致宫缩提前发动,从而增加早产的风险。与单胎妊娠相比,多胎妊娠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双胎妊娠早产发生率约为10%-20%,三胎及以上妊娠早产发生率则更高。
胎盘异常:胎盘早剥会使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剥离,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引发宫缩导致早产;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附着位置过低,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孕期容易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反复出血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风险。例如,前置胎盘孕妇早产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饮酒:孕妇吸烟会摄入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胎盘的血液灌注,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的可能性;孕妇过量饮酒,酒精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等发育,也容易引发早产。有研究发现,吸烟孕妇早产发生率比不吸烟孕妇高1.5-2倍。
过度劳累:孕期如果孕妇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行走等过度劳累的活动,会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早产风险。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孕妇,早产发生率相对较高。
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孕妇体内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影响子宫的稳定性,导致子宫收缩频率增加,从而增加早产的发生几率。例如,面临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的孕妇,早产风险可能会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早产史的孕妇:此类孕妇再次妊娠时早产风险明显高于无早产史的孕妇。她们需要在孕期更密切地进行产检,加强对子宫收缩等情况的监测,一旦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
年轻孕妇(尤其是小于18岁):年轻孕妇身体各方面发育可能还不够成熟,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功能相对较弱,发生早产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在孕期要更加注重产检,加强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休息,积极预防感染等情况,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高龄孕妇(尤其是大于35岁):高龄孕妇卵子质量下降,身体机能有所减退,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早产。高龄孕妇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产检,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