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腮腺炎可从接种疫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入手。接种腮腺炎疫苗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能减少病毒传播机会;远离患者、流行季少去人群密集处可避免接触传染源;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能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接种疫苗
1.接种腮腺炎疫苗
适用人群:儿童是重点接种人群,一般婴儿在12-15月龄时可接种第一剂麻腮风联合疫苗(MMR疫苗),4-6岁时接种第二剂。对于没有患过腮腺炎且未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也可考虑接种疫苗来预防。
作用机制:疫苗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腮腺炎病毒的抗体,当人体接触到腮腺炎病毒时,免疫系统可以迅速启动免疫反应,清除病毒,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多项研究表明,接种MMR疫苗后,人群中腮腺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
具体做法: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咳嗽、打喷嚏后)。例如,在幼儿园、学校等场所,儿童应养成定期洗手的习惯,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
原理:腮腺炎病毒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洗手可以有效地清除手上沾染的病毒,减少病毒通过手-口、手-鼻等途径进入人体的机会。研究显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大幅降低通过手传播的疾病感染风险。
2.保持环境清洁通风
室内环境:居住和学习、工作的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更要加强通风。
公共环境:对于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共交通工具等,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三、避免接触传染源
1.远离患者
患病期间的隔离:腮腺炎患者在发病期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果发现周围有人患腮腺炎,应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如避免共同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传染源的识别:腮腺炎患者的唾液、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这些物质容易被感染。所以要注意识别腮腺炎患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胀)等。
2.流行季节的防护
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如春季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超市、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人群密集场所空气不流通,病毒容易传播。
四、增强自身免疫力
1.合理饮食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例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多吃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科学饮食安排:每日三餐要规律,避免挑食、偏食。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注意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饮食,满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研究表明,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2.适度运动
运动方式: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儿童可以选择跳绳、跑步、游泳等运动;成年人可以选择慢跑、瑜伽、骑自行车等运动。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的益处: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运动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长期坚持适度运动的人群,相对于缺乏运动的人群,感染疾病的几率更低。
3.充足睡眠
睡眠时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儿童一般需要10-14小时的睡眠时间;青少年需要8-10小时;成年人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眠的重要性: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免疫系统也会得到强化。缺乏充足睡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