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异质性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致慢性气道炎症等,过敏性哮喘是其特殊类型,由过敏原引发;哮喘过敏原更广,过敏性哮喘过敏原为外源性变应原;症状上哮喘多样多变,过敏性哮喘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诊断上哮喘综合判断,过敏性哮喘需加过敏原检测;治疗预防上哮喘阶梯治疗等,过敏性哮喘关键是避过敏原、可脱敏治疗等,二者在定义、发病机制、过敏原、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过程,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如过敏原、空气污染、感染等可触发气道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等症状。
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哮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引发哮喘症状,其发病明确与过敏原接触相关,过敏原是关键触发因素。
二、过敏原方面
哮喘:过敏原种类更广泛,除了过敏性哮喘所涉及的变应原外,还可能与非过敏性因素相关的刺激物有关,比如冷空气、运动、某些药物等也可诱发哮喘发作,过敏原并非唯一触发因素。
过敏性哮喘:过敏原主要是外源性的变应原,常见的有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不同季节有不同花粉过敏原,春季可能是杨树、柳树花粉,秋季可能是蒿草花粉等)、尘螨(屋尘螨和粉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动物毛发皮屑(猫、狗等动物的毛发皮屑)、真菌孢子等;也有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过敏原是明确的触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
三、症状表现
哮喘:症状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喘息往往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较为常见,但不局限于此,非过敏性因素诱发的哮喘症状可能没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作为前驱表现。
过敏性哮喘:通常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在接触过敏原后很快出现症状,比如接触花粉后迅速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喘息等症状,症状发作与过敏原接触密切相关,有明显的过敏原接触-症状发作的时间关联,如接触宠物毛发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出现哮喘相关症状。
四、诊断方面
哮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胸部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需要排除其他引起喘息、胸闷等症状的疾病。
过敏性哮喘:除了遵循哮喘的一般诊断流程外,还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来明确过敏原,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通过过敏原检测找到明确的过敏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措施和进行脱敏治疗等。
五、治疗与预防
哮喘:治疗上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阶梯式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糖皮质激素(如吸入用布地奈德等)等药物治疗,同时要避免触发因素。
过敏性哮喘:治疗首先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过敏性哮喘发作的关键措施,例如明确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室内清洁、使用防螨寝具等;其次可以进行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药物治疗方面与哮喘类似,但避免过敏原接触对过敏性哮喘尤为重要,不同年龄患者需注意,儿童过敏性哮喘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儿童易接触的过敏原,如某些玩具填充料可能含有的过敏原等,要为儿童营造无过敏原的生活环境;成人过敏性哮喘则要注意在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中避免接触相应过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