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绕颈两周是孕期常见脐带异常状况可经超声明确诊断,分娩期约占一定比例,常见于胎儿体型偏小、羊水过多或脐带过长孕妇,因胎儿活动、羊水过多、脐带过长等可能致绕颈,对胎儿有轻度无明显影响或重度致血供受阻等情况,监测可通过超声、胎动、胎心监护,处理分观察随访和及时干预,高龄孕妇、合并妊娠合并症孕妇、胎儿较小孕妇、胎儿活动频繁孕妇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阐释
脐带绕颈两周是指胎儿的脐带围绕颈部两周,属于孕期常见的脐带异常状况,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发生率情况
在分娩期约占20%~25%,常见于胎儿体型偏小、羊水过多或脐带过长的孕妇,因胎儿在子宫内活动空间相对较大或脐带长度超出正常范围时,更易发生脐带缠绕颈部的情况。
三、可能成因
1.胎儿活动因素:胎儿在子宫内不断活动,如翻身、转动等,可能使脐带缠绕颈部,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胎儿正常的活动是其自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行为表现。
2.羊水过多因素:羊水过多时,胎儿在宫腔内活动幅度增大,增加了脐带缠绕颈部的概率,过多的羊水为胎儿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空间,使脐带缠绕的机会增多。
3.脐带过长因素:脐带长度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脐带长度30~100cm,超过100cm为过长)时,胎儿活动时更易使脐带绕颈,过长的脐带在子宫内更易发生缠绕情况。
四、对胎儿的影响
1.轻度影响:若脐带绕颈两周程度较轻,未对脐带血供造成明显阻碍,一般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胎儿仍可通过脐带获取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可维持正常状态。
2.重度影响:若脐带绕颈过紧、时间过久,可能导致胎儿血供受阻,引起胎心率异常,表现为胎心率过快或过慢;还可能出现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动异常(过多或过少),严重时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胎儿生命。
五、监测方法
1.超声检查:孕期通过B超检查可清晰明确脐带绕颈的具体情况,包括绕颈的周数、脐带缠绕的松紧等,是诊断脐带绕颈的重要手段,一般建议按时进行产检,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状况。
2.胎动监测:孕妇需自行关注胎动情况,正常胎动次数为每小时3~5次,若发现胎动过多(短时间内胎动次数明显增多)或过少(胎动次数较以往明显减少),可能提示胎儿存在缺氧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3.胎心监护:临产后或孕期特定阶段,可能需要进行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若胎心监护出现异常,需进一步评估胎儿情况。
六、处理方式
1.观察随访:若胎心监护正常、胎动无明显异常,孕妇可继续观察,遵循产检计划,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定期进行产检复查超声等检查。
2.及时干预:临产后需密切监测胎心,若出现胎儿窘迫(如胎心率持续异常、胎动异常加剧等)等情况,可能需要及时采取剖宫产等方式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安全。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脐带绕颈两周时需更密切监测,因为高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概率增加,这些合并症可能进一步增加胎儿缺氧的风险,需增加产检频率,加强对胎儿状况的监测。
2.合并妊娠合并症孕妇: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脐带绕颈两周时,妊娠合并症可能影响胎盘血流灌注,从而增加胎儿缺氧的可能性,因此这类孕妇需严格遵循医嘱,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如增加胎心监护的次数等。
3.胎儿较小孕妇:胎儿体型偏小的孕妇,相对而言脐带绕颈两周对其影响可能相对较低,但仍需遵循产检计划,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关注胎儿生长发育及脐带绕颈情况的变化。
4.胎儿活动频繁孕妇:胎儿活动频繁的孕妇要更加注意胎动变化,因为频繁活动可能增加脐带缠绕过紧的风险,一旦发现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评估胎儿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