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堵塞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也可能由普通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引起。鉴别需考虑流行病学史并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鼻子堵塞可通过鼻腔冲洗、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体位调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儿童和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鼻子堵塞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系
鼻子堵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但不能仅凭鼻子堵塞这一症状就判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鼻塞外,还可能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表现。
(一)其他可导致鼻子堵塞的常见原因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除了鼻子堵塞外,还常伴有流涕、打喷嚏、轻度咳嗽等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通常1-2周左右可自愈。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2.过敏性鼻炎
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后易发作,鼻子堵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还常伴有大量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症状发作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儿童可能因接触家中尘螨等过敏原而发病。
3.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感染为常见病因,除鼻子堵塞外,还可有脓涕、头痛、局部疼痛等症状;慢性鼻窦炎则是鼻窦的慢性炎症,症状相对持续且反复发作,可能伴有嗅觉减退等情况,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如何鉴别鼻子堵塞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流行病学史
了解近期是否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史,是否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地区等。如果有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流行病学史,同时出现鼻子堵塞等症状,需高度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不同年龄人群流行病学史的询问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儿童,要了解其接触人群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等情况。
(二)相关检查
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明确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依据。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则提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不同年龄人群采集标本的操作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在采集标本时可能需要家长更好地配合以确保标本采集的有效性。
2.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
也可进行抗原检测,但其准确性相对核酸检测稍低。如果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也提示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三、鼻子堵塞的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鼻腔冲洗
对于鼻子堵塞的情况,可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能够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等,减轻鼻子堵塞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鼻腔冲洗的操作需注意,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等,避免造成不适。一般每日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
2.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可使用加湿器等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如40%-60%),有助于减轻鼻腔黏膜的干燥,缓解鼻子堵塞。不同年龄人群生活的室内环境湿度要求相似,但要注意加湿器的清洁,避免滋生细菌等。
3.体位调整
当鼻子堵塞时,可尝试调整体位,如侧卧时,下侧的鼻腔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堵塞加重,而上侧鼻腔相对通畅,可适当变换体位来缓解不适。对于儿童,家长可帮助其调整合适的体位。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鼻子堵塞时,要尤其注意避免因鼻子堵塞影响呼吸,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等。在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时要更加轻柔,如鼻腔冲洗时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冲洗产品等。如果儿童鼻子堵塞伴有发热、精神差等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鼻子堵塞时,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等因素。在进行非药物干预时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如鼻腔冲洗时要避免因体位变化等导致摔倒等情况。如果老年人鼻子堵塞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