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剂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黏液分泌,分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等类型,不同类型功效特点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使用时各有考虑,能缓解呼吸困难、改善痰液排出等,对不同患者群体需合理选择及注意相关问题。
一、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
支气管扩张剂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相应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例如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与气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的β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显著缓解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患者的喘息、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使用β受体激动剂后,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等通气功能指标可明显改善。
二、减少气道黏液分泌,改善痰液排出
部分支气管扩张剂还具有一定的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以抗胆碱能药物为例,如异丙托溴铵,它能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减少气道黏液的分泌,使痰液变稀,更易于排出,有助于改善患者气道阻塞情况,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显示,使用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后,患者气道内黏液分泌减少,咳嗽排痰情况得到改善,肺通气功能也有所提升。
三、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剂的功效特点
(一)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短效的如沙丁胺醇,起效迅速,通常几分钟内即可起效,能快速缓解急性的支气管痉挛症状,持续时间约4-6小时,可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等症状;长效的如沙美特罗,起效相对较慢,但作用持续时间长,可达12小时以上,一般用于需要长期控制症状的患者,如COPD稳定期的维持治疗,能持续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
(二)抗胆碱能药物
同样有短效和长效之分。短效的异丙托溴铵,起效时间约10-15分钟,作用持续时间约6-8小时,可用于缓解COPD患者的喘息、气促等症状;长效的噻托溴铵,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每日只需使用一次,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尤其适用于中重度COPD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
四、特殊人群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考虑
(一)儿童患者
儿童哮喘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但需根据年龄、病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例如,儿童常用的沙丁胺醇气雾剂,在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吸入方法,避免药物浪费和不良反应。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心悸、震颤等,若出现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婴幼儿,可能需要使用雾化剂型的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时要确保患儿配合,避免药物在口鼻周围浪费,同时要注意雾化设备的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例如,老年COPD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其他心血管药物等,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心悸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使用时要监测心电图等指标;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引起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要谨慎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防止加重排尿困难等症状。老年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需谨慎评估利弊。一般来说,沙丁胺醇等β受体激动剂在妊娠期使用需权衡风险,若孕妇哮喘发作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于哺乳期患者,部分支气管扩张剂可分泌至乳汁中,需要考虑对婴儿的影响,如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时,目前认为对哺乳期婴儿影响较小,但仍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