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应对热疹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温水轻柔清洁并拍干保持干燥;穿着合适衣物,选宽松透气吸汗棉质衣物并按需增减;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将室内温度控在22-26℃、湿度在50%-60%;避免搔抓热疹部位以防破损感染;特殊人群如婴儿、老人、肥胖人群有各自需注意的地方,婴儿要格外小心、老人兼顾基础疾病、肥胖人群重视皮肤褶皱处护理等。
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清洁频次与方式:用温水轻柔清洁长热疹的部位,每日可清洁1-2次。选择温和的婴儿沐浴露等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对于婴儿来说,要特别注意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清洁,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擦伤皮肤。因为皮肤清洁不彻底会导致汗液和污垢残留,加重热疹情况。
2.干燥方法:清洁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不要用力擦拭。可以让皮肤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自然风干一部分,或者使用干净的纱布等轻柔吸干水分。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减少热疹处的刺激,促进热疹恢复。例如在天气较为温暖且通风的室内,让孩子处于相对干爽的状态。
二、穿着合适衣物
1.衣物材质选择:给长热疹的人选择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棉质衣物有助于让皮肤保持干爽,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穿着化纤类等不透气的衣物,化纤材质不吸汗,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加重热疹。比如婴儿应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成人也同样适用,根据季节和环境调整衣物厚度,夏季可选择薄款棉质衣物。
2.衣物穿着量:根据环境温度适当增减衣物,不要给长热疹的人穿得过多过厚。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应适当减少衣物,避免过热导致出汗增多,加重热疹。例如在炎热的夏天,给孩子穿着过厚的衣物会使身体大量出汗,刺激热疹部位。
三、调节环境温度湿度
1.温度控制:将室内温度调节到适宜范围,一般保持在22-26℃左右。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人体出汗,有利于热疹的恢复。对于婴儿和老人等特殊人群,要更加关注室内温度的稳定。例如使用空调等设备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但要注意避免空调直吹长热疹的部位。
2.湿度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合适的湿度可以避免皮肤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等,过低则会使皮肤干燥,都不利于热疹恢复。例如在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同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细菌滋生。
四、避免搔抓
1.对患者的提醒:要告知长热疹的人尽量避免搔抓热疹部位,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婴儿等无法自主控制行为的人群,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婴儿搔抓热疹处。可以给婴儿修剪指甲,减少搔抓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如果热疹部位瘙痒明显,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方式缓解瘙痒感。
2.感染预防:一旦皮肤破损,容易引起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加重病情。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搔抓导致皮肤破损,保持皮肤完整性对于热疹恢复很重要。例如如果热疹处因为搔抓出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清洁和消毒等措施,防止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皮肤更加娇嫩,在处理热疹时要格外小心。除了上述清洁、穿着、环境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要避免使用成人用的刺激性强的护肤品等。婴儿的热疹可能会因为护理不当而加重,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热疹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婴儿的衣物更换要更加频繁,保持皮肤干爽。
2.老人:老人的皮肤新陈代谢较慢,皮肤的屏障功能也有所下降。在处理热疹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等反应的产品。老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调节环境温度湿度等方面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老人有心血管疾病时,使用空调调节温度要注意避免温度骤变等情况。
3.肥胖人群:肥胖人群由于皮肤褶皱多,容易出汗且汗液不易蒸发,热疹更容易发生在这些部位。所以肥胖人群要更加注意皮肤褶皱处的清洁和干燥,穿着更加宽松透气的衣物,调节环境温度湿度时要尤其注意保持局部的干爽,防止热疹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