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位患者可能既患哮喘又患慢阻肺,两者分别有其定义特点,存在共存可能性及相关影响,诊疗需综合考量,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患者有不同需注意之处,共存使病情更复杂,诊断靠综合检查,治疗需个体化兼顾且特殊人群有特殊诊疗要点。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通常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对其发病有影响,比如过敏原暴露(花粉、尘螨等)、呼吸道感染等常可诱发哮喘发作。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加重,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病情逐渐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两者共存的可能性及依据
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在临床中确实存在同一位患者既患哮喘又患慢阻肺的情况。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同时具备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其气道炎症、气流受限等表现兼具两者的特点。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一些长期吸烟的个体,可能既存在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等特点,又有慢阻肺的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情况。例如,有患者既有反复发作的喘息等哮喘样症状,又有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气短等慢阻肺表现,通过肺功能检查等可以发现同时存在气流受限的可逆部分和不可逆部分等符合两者共存的特征。
发病机制的部分重叠与差异:两者的发病机制有部分重叠,比如都涉及炎症反应。但也存在差异,哮喘主要以Th2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为主,而慢阻肺以中性粒细胞炎症等为主。然而,在一些个体中,可能两种炎症机制同时存在,导致同时满足哮喘和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例如,长期吸烟的哮喘患者,烟草烟雾等刺激可能加重了气道的炎症反应,使得炎症表现既有哮喘相关的特点又有慢阻肺相关的特点,从而出现两种疾病共存的情况。
对于共存患者的影响及诊疗考虑
对患者的影响:两者共存会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症状可能更严重且难以控制,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可能更快,生活质量受到更大影响,发生急性加重的频率可能增加等。例如,共存患者可能比单纯哮喘或单纯慢阻肺患者更频繁地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等情况,且急性加重后恢复更困难。
诊疗考虑:在诊断方面,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等检查来进行判断。肺功能检查对于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可逆性较好,而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多为不可逆或部分可逆。治疗上,需要兼顾两者的治疗原则,比如都需要避免有害因素暴露(如戒烟等),药物治疗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控制气道炎症等药物,如同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调整,因为两种疾病的治疗药物有部分重叠但也有差异,需要权衡利弊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情况需注意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哮喘和慢阻肺时,病情往往更复杂,并发症可能更多。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因为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例如,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变化以及是否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同时,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储备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患者:儿童中同时患哮喘和慢阻肺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儿童哮喘患者如果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二手烟等,有可能发展出类似慢阻肺的气道改变。对于儿童共存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进行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让家长了解如何避免儿童接触有害因素,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