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炎局部有红肿疼痛、脓肿形成等表现全身可发热妇科检查见外阴局部肿胀触诊有相应体征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明确病原菌需与外阴疖肿、巴氏腺囊肿继发感染等鉴别。
一、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红肿疼痛:前庭大腺炎首先表现为外阴局部的红肿热痛。一般来说,患者会发现大阴唇下1/3处有肿胀区域,开始时局部皮肤发红灼热,随后疼痛逐渐加剧,严重时可影响行走等日常活动。例如,炎症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坠胀感和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扩大,疼痛明显加重。
脓肿形成: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感染可能会导致前庭大腺脓肿形成。此时红肿处可触及波动感,脓肿大小不一,小的如鸡蛋大小,大的可如拳头大小。当脓肿自行破溃时,可流出脓液,部分患者破溃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如果引流不彻底,容易复发。
2.全身症状
发热:病情较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甚至更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引起身体的应激,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其他全身状况。而成年女性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感染不易控制。
二、体征检查
1.妇科检查
局部体征观察:医生进行妇科检查时,可见外阴局部肿胀,以患侧前庭大腺部位为主。通过视诊可以看到红肿的范围、有无破溃口等情况。例如,能清晰观察到大阴唇下1/3处的皮肤改变,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
触诊:触诊时可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有压痛,如果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触诊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的疼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外阴组织相对娇嫩,触诊更要谨慎,要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适当调整检查力度。而对于成年女性,若伴有其他妇科疾病,如阴道炎等,触诊时还需综合判断是否有相互影响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增高。一般来说,白细胞计数可高于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超过70%。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增多,以对抗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相对成人稍高,如新生儿白细胞计数(15-20)×10/L,1岁以内(11-12)×10/L等,在判断前庭大腺炎时需结合儿童的年龄参考范围来综合分析。
2.分泌物涂片及培养
涂片检查:取前庭大腺开口处的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可发现病原菌。通过革兰染色等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是哪种类型的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感染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相应形态的细菌。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涂片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细菌培养: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能够明确具体的致病菌,并了解该致病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以便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培养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更为重要,因为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外阴疖肿
鉴别要点:外阴疖肿也可表现为外阴局部的红肿热痛,但疖肿一般位置较浅,多位于外阴皮肤表面,与前庭大腺炎的部位不同。前庭大腺炎是发生在前庭大腺部位,而外阴疖肿可发生在外阴的其他部位,如大阴唇表面等。通过局部检查的位置及炎症的起始部位等可以进行鉴别。
2.巴氏腺囊肿继发感染
鉴别要点:巴氏腺囊肿一般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而巴氏腺囊肿继发感染时才会出现类似前庭大腺炎的症状。所以,对于既往有巴氏腺囊肿病史的患者,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时要考虑是囊肿继发感染,与单纯的前庭大腺炎相鉴别。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巴氏腺囊肿的发生、发展情况,结合当前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