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毛囊部位的炎症反应,表现因感染部位、病原体等不同有差异,症状有局部皮肤损害(初期为毛囊口红色丘疹,进展成脓疱等,慢性可反复及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和全身症状(严重或特殊病原体感染可有发热等),不同部位毛囊炎有特点(头部易反复脱发、面部影响美观疼痛明显、颈部因摩擦加重、臀部因久坐潮湿等),特殊人群表现不同(儿童起病急、老年人恢复慢易反复且合并基础病难控、糖尿病患者病情重易扩散)。
一、症状表现
局部皮肤损害
初期表现:通常是毛囊口出现红色丘疹,大小如针头至绿豆般,伴有局部瘙痒或轻度疼痛。例如,头部毛囊发生毛囊炎时,初期可见头皮上散在分布的红色小丘疹。这是因为毛囊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毛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形成丘疹。
进展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丘疹可逐渐变成脓疱,脓疱中心常有毛发穿过,脓疱周围绕以红晕。脓疱破裂后可排出少量脓性分泌物,之后干燥结痂。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毛囊内的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聚集,形成脓液,就会出现脓疱表现。
慢性表现:部分毛囊炎可转为慢性,表现为局部皮肤反复出现丘疹、脓疱,同时伴有毛囊周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等。像一些长期不愈的慢性毛囊炎患者,皮肤外观会有明显改变,丘疹反复发作,皮肤质地变硬,颜色也与周围正常皮肤不同。
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单纯的毛囊炎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是严重的毛囊炎,或者是由特殊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例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毛囊炎,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表现。
二、不同部位毛囊炎的特点
头部毛囊炎:头部毛囊丰富,头部毛囊炎较为常见。除了有上述一般毛囊炎的表现外,由于头发覆盖,局部可能会有瘙痒感更明显的情况,而且容易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头发的生长,导致局部脱发。比如,长期不注意头部卫生,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加上细菌感染,就容易引发头部毛囊炎,且病情容易反复。
面部毛囊炎:面部毛囊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额头、脸颊等。面部毛囊炎的丘疹等损害如果发生在暴露部位,可能会影响美观。而且面部皮肤相对娇嫩,炎症反应可能会更敏感,患者感觉疼痛可能更明显。例如,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的面部毛囊炎,不仅有皮肤损害,还可能与痤疮等皮肤问题有一定关联,影响面部外观。
颈部毛囊炎:颈部毛囊炎多因衣物摩擦、局部多汗等因素诱发。患者颈部可出现丘疹、脓疱,由于颈部活动较多,衣物摩擦可使症状加重,表现为局部疼痛、瘙痒等不适。比如,长期穿高领化纤衣物,颈部出汗后衣物不透气,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颈部毛囊炎。
臀部毛囊炎:臀部毛囊炎常见于久坐、局部潮湿、不注意清洁等情况。患者臀部可出现多个丘疹、脓疱,行走或坐下时可能会受到压迫,导致疼痛加剧。例如,长期从事司机职业的人群,由于久坐,臀部局部通风差,容易发生臀部毛囊炎。
三、特殊人群的毛囊炎表现特点
儿童:儿童头皮毛囊较为娇嫩,儿童毛囊炎可能起病相对较急,丘疹脓疱等损害出现得较快。而且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瘙痒、疼痛等感觉,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头皮、面部等部位是否有异常皮疹。例如,幼儿园儿童集体生活,若卫生条件不佳,容易相互传染毛囊炎,表现为头皮或面部突然出现的红色丘疹等。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抵抗力相对较弱,毛囊功能也有所减退,老年人的毛囊炎可能恢复较慢,容易反复发作。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若合并糖尿病,毛囊炎的控制相对更困难,炎症容易扩散。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臀部毛囊炎时,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炎症不易消退,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感染。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毛囊炎时,病情往往相对较重,容易出现多发性毛囊炎,且炎症容易扩散,形成疖、痈等更严重的感染。例如,糖尿病患者皮肤表面的微小损伤,容易被细菌感染引发毛囊炎,且感染不易控制,可能迅速发展为大面积的感染病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