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包括疫苗成分过敏者、发热或急慢性疾病发作期者、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女性属相对禁忌、哺乳期女性可接种但需观察、基础疾病未控制者禁忌,接种前要了解疫苗知识、如实告知健康状况、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接种时需配合操作、了解留观要求,接种后要留观30分钟、护理接种部位、清淡饮食休息、留意自身健康状况及特殊人群按要求后续关注。
一、禁忌症
(一)一般禁忌症
1.疫苗成分过敏者:对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生产工艺中使用物质等)过敏者绝对禁忌接种,如既往接种疫苗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者。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此类过敏为禁忌。
2.发热或急慢性疾病发作期者:处于发热期,或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者应暂缓接种。因此时人体免疫状态特殊,接种可能影响免疫应答效果或加重原有病情,例如肺炎发热期人群接种可能干扰病情观察与治疗。
3.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及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者禁忌接种。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因疫苗接种引发异常免疫反应致症状加重,相关医学指南明确此类人群接种风险高需禁忌。
(二)特殊禁忌症
1.妊娠期女性:目前无充分临床数据证实疫苗对妊娠期女性安全性,基于谨慎原则属相对禁忌,建议妊娠期结束后再评估接种时机。
2.哺乳期女性:现有数据显示疫苗成分分泌至乳汁量极少,对婴儿影响可忽略,哺乳期女性可接种,但需密切观察接种后反应,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3.基础疾病未控制者:有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且病情未控制时禁忌接种。例如未控制的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接种后免疫应答可能异常;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机体免疫状态受影响,接种后影响疫苗效果且增感染风险等。
二、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1.了解疫苗知识: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当地疾控中心)、接种点获取所接种疫苗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2.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向医生如实提供既往病史、过敏史、当前健康症状等。例如有哮喘病史者需告知医生哮喘控制情况,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青霉素过敏但非疫苗成分相关过敏者需说明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影响接种。
3.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接种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维持相对良好生理状态,因良好身体状态有助于疫苗发挥正常免疫作用,过度疲劳可能影响免疫应答。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1.配合医生操作:接种时配合医生体温测量、健康询问等,按要求暴露接种部位,遵循接种点操作流程。例如接种新冠疫苗需露出上臂三角肌部位以便接种。
2.了解接种流程:清楚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等要求,遵守留观规定,留观是为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急性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并第一时间救治。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1.留观要求:接种后必须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留观期间若出现头晕、恶心、乏力、接种部位疼痛等一般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可自行缓解;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2.接种部位护理: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接种后24小时内尽量不洗澡,若出现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属常见情况,通常1-3天可自行消退,避免搔抓、挤压接种部位。
3.饮食生活注意:接种后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清淡饮食可减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风险,休息与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应答状态。
4.后续健康监测:留意自身健康状况,出现持续不适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接种疫苗情况。例如接种后发热持续超3天不退或出现新严重不适症状,需就诊并说明接种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疫苗不良反应还是其他疾病所致。
5.特殊人群后续注意:妊娠期女性接种后需按医生建议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哺乳期女性继续观察自身及婴儿健康状况,婴儿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接种疫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