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即口腔卫生维护要指导采用巴氏刷牙法、定期洗牙,牙周治疗中牙周刮治针对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萎缩,牙周手术治疗有牙龈瓣手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还有针对病因的治疗,要纠正用力刷牙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治疗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来改善牙龈萎缩状况。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正确刷牙方法: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应指导其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儿童由于手部精细动作发育不完善,家长可协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成年人则需自主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保持口腔清洁,清除牙菌斑,因为牙菌斑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牙菌斑堆积会引发牙龈炎等,进而可能加重牙龈萎缩。有吸烟史的人群,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更应注重口腔卫生维护,可辅助使用牙线、冲牙器等工具进一步清洁牙缝等不易清洁的部位。
定期洗牙: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通过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减轻牙龈的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对于有牙周炎等病史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如每3-6个月一次,以控制牙周炎症,延缓牙龈萎缩进程。
二、牙周治疗
1.牙周刮治
当牙龈萎缩是由牙周炎引起时,牙周刮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牙周刮治分为龈上刮治和龈下刮治,龈下刮治可以去除位于牙龈沟内和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操作规范,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可能需要在麻醉等辅助下进行。成年人则根据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决定刮治的范围和次数。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牙周刮治前需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病情往往较重且不易控制,刮治后要密切观察牙龈的恢复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牙周手术治疗
牙龈瓣手术:如果牙龈萎缩较严重,累及根面较多,可考虑牙龈瓣手术。通过手术调整牙龈瓣的位置,覆盖暴露的根面,促进牙龈的附着和恢复。对于青少年患者,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手术需谨慎评估,因为可能会影响牙龈的正常生长发育;老年人则要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确保手术安全。手术中要注意减少创伤,术后要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口腔护理和伤口护理,促进牙龈瓣的愈合。
引导组织再生术:对于部分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的患者,引导组织再生术可通过植入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包括牙龈组织和牙槽骨的再生,从而改善牙龈萎缩的状况。该手术的效果受患者自身牙周炎控制情况、年龄等因素影响,年轻患者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效果相对较好;老年人则恢复相对较慢,术后要加强口腔卫生和定期复查。
三、针对病因的治疗
1.纠正不良习惯
纠正用力刷牙:很多人刷牙时用力过大,会导致牙龈退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纠正这种不良习惯,选择软毛牙刷并采用正确的力度刷牙。例如儿童可能在家长监督下逐渐养成轻柔刷牙的习惯,成年人则要自我提醒改变用力刷牙的方式。
改变口呼吸习惯:长期口呼吸会使牙龈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导致牙龈萎缩。对于有口呼吸习惯的人群,如因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导致口呼吸的儿童,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等,以恢复鼻呼吸,改善口腔环境,阻止牙龈萎缩继续发展。成年人若因鼻部疾病等导致口呼吸,也应及时治疗鼻部疾病,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可适当使用加湿器等改善口腔局部环境。
2.治疗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牙周组织易发生感染,牙龈萎缩进展更快。这类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制定),同时积极治疗牙周炎,定期口腔科和内分泌科复诊,监测血糖和牙龈状况,因为血糖波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和牙龈萎缩的程度。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如白血病患者,牙龈可能会出现肿胀、出血、萎缩等表现,治疗时需在血液科和口腔科共同协作下进行。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口腔治疗要注意预防感染,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减少有创操作等,同时加强口腔护理,维持口腔卫生,延缓牙龈萎缩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