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有长期反复咳嗽、咳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急性发作时呈脓性痰、部分患者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出现喘息或气急;治疗包括去除戒烟等诱因、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疫苗接种和营养支持。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一般为长期、反复的过程。在病情早期,咳嗽可能仅在寒冷季节或晨起时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全年存在。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更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其咳嗽症状会逐渐加重,且在受到冷空气刺激或呼吸道感染时,咳嗽会加剧。
对于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睡眠,且由于儿童的呼吸道相对较窄,咳嗽可能会引发喘息等伴随症状。
2.咳痰
患者通常咳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在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呈脓性。例如,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液可变为黄色脓痰。
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痰情况可能因年龄而异,年幼儿童可能不会很好地咳痰,可能表现为呼吸道有痰鸣音,影响呼吸音。
3.喘息或气急
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多在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出现。早期在活动后出现气急,随着病情发展,静息时也可出现气急。
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过敏因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喘息症状。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若出现喘息,可能会影响其呼吸功能,导致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1.去除诱因
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诱因,戒烟对于缓解病情、减少复发至关重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戒烟都能显著降低呼吸道炎症的程度,减少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发作频率。例如,长期吸烟的成年患者戒烟后,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功能会逐渐恢复,痰液分泌会减少,咳嗽症状也会有所减轻。
避免有害气体和颗粒的吸入:对于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存在空气污染、化学烟雾等有害因素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在雾霾天气时,成年人应减少外出活动,儿童则应待在室内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β受体激动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气急症状。对于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按需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来缓解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等症状;儿童患者使用时需选择合适的剂型,如雾化吸入制剂,以确保安全有效。
祛痰药:像氨溴索等药物可以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于咳出。成年患者可口服祛痰药,儿童患者则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剂量的祛痰药物剂型。
抗感染药物:当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如出现脓性痰、发热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应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对于儿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更要谨慎选择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生素。
3.康复治疗
呼吸功能锻炼:成年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通过膈肌的运动来增加肺通气量,患者可平卧,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缩唇呼吸是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以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儿童患者也可进行简单的呼吸训练,如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缓慢的深呼吸,但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应适合儿童的身体状况。
物理治疗:如胸部叩击、体位引流等,可帮助排出痰液。对于成年患者,胸部叩击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体位引流则需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儿童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可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4.增强机体免疫力
疫苗接种:对于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儿童患者可根据年龄接种相应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增强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抵抗力。例如,流感疫苗可降低儿童患流感后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风险。
营养支持:保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年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儿童患者则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例如,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儿童可通过食用柑橘类水果等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