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清洁需每日刷牙(选软毛牙刷用巴氏法早晚各刷且时长达标,儿童需家长协助、老人可用电动牙刷)并使用牙线(儿童需家长指导、老人可选牙线棒);控制牙周炎要定期洗牙(不同年龄段可据口腔健康调整频率)和在医生指导下局部用药物辅助治疗(儿童避免刺激性强药物、老人注意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纠正不良习惯要改正口呼吸(查明原因治疗)和避免过度刷牙(教育儿童正确方法、老人注意力度等);饮食调整需增加富含维生素(助牙龈健康)和钙(有益牙齿牙龈)的食物摄入;手术治疗严重牙龈萎缩可考虑牙龈移植术(需评估儿童手术风险、考虑老人身体状况)和膜龈手术(不同年龄段预后恢复不同需相应护理)。
一、保持口腔清洁
每日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早晚各刷一次。研究表明,良好的刷牙习惯能有效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日有效刷牙可减少牙龈炎症的发生,延缓牙龈萎缩进展。对于儿童,家长需协助其正确刷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老年人因手部灵活性下降,可选择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确保口腔清洁到位。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牙线能深入牙齿相邻间隙,清除牙刷难以清洁到的部位,对于存在牙龈萎缩导致牙缝增大的情况,牙线的使用尤为重要。儿童使用牙线时需在家长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损伤牙龈;老年人若手部不灵活,可选择牙线棒等便捷工具。
二、控制牙周炎
定期洗牙: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洗牙可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减轻牙龈炎症。牙结石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萎缩,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牙龈萎缩。不同年龄段人群洗牙频率可根据口腔健康状况适当调整,儿童定期洗牙有助于维护乳牙及恒牙的健康;患有牙周炎的老年人更需增加洗牙频率。
药物治疗:若牙周炎处于活动期,可能需要局部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米诺环素凝胶等。这些药物能在局部发挥抗炎作用,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牙龈炎症,从而对牙龈萎缩的恢复起到一定帮助。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儿童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与其他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
三、纠正不良习惯
改正口呼吸:长期口呼吸会使口腔黏膜干燥,影响牙龈健康,导致牙龈萎缩。对于因口呼吸导致牙龈萎缩的人群,需就医查明口呼吸的原因,如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以纠正口呼吸习惯。儿童口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和牙齿排列,家长应密切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带孩子就医;成年人若有口呼吸习惯,也需积极纠正,以促进牙龈萎缩恢复。
避免过度刷牙:有些人刷牙力度过大或采用不正确的横刷法,会损伤牙龈,导致牙龈萎缩。应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力度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刷牙;老年人由于牙齿敏感等原因,更要注意刷牙力度,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采用正确刷牙方式保护牙龈。
四、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维生素D等对牙龈健康有益,维生素C能促进牙龈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牙龈组织的韧性;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维生素来支持牙龈和牙齿的发育;老年人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口腔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牙龈萎缩恢复。
摄入富含钙的食物: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对牙齿和牙龈健康至关重要。钙是牙齿和牙龈的重要组成成分,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维持牙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儿童需要大量钙来支持牙齿的生长;老年人钙流失较多,增加钙的摄入可预防和改善牙龈萎缩情况。
五、手术治疗
牙龈移植术:对于严重牙龈萎缩的患者,可考虑牙龈移植术。该手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获取牙龈组织,移植到萎缩部位,以恢复牙龈的形态和功能。手术适用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牙龈萎缩患者。儿童由于自身组织修复能力较强,但手术风险需充分评估;老年人进行手术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确保手术安全。
膜龈手术:包括游离龈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等,可用于治疗牙龈萎缩,改善牙龈的附着情况,促进牙龈健康恢复。这些手术通过调整牙龈和牙槽骨的关系,为牙龈提供更好的支持,从而有助于牙龈萎缩的恢复。不同年龄段患者接受膜龈手术的预后和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精心护理;老年人术后恢复可能较慢,要加强术后口腔护理和营养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