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黑眼圈可从生活方式调整、眼部护理及其他方法入手,生活方式调整需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对各年龄段人群重要且孕妇有特殊睡眠要求,合理饮食要增富含维生素、铁食物并控盐分摄入;眼部护理包括正确用适合肤质眼霜及冷敷热敷,眼霜分肤质选择并正确按摩,冷敷收缩血管减水肿黑眼圈,热敷促循环排废物;其他方法有防晒防紫外线损伤皮肤加重黑眼圈及避免过度用眼防眼部疲劳致黑眼圈加重。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充足睡眠
成年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是导致黑眼圈的常见原因之一,睡眠时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包括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调节等。长期睡眠不足会使眼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堆积,从而形成黑眼圈。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群,黑眼圈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睡眠充足的人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一般儿童需要10-14小时睡眠,青少年需要8-10小时睡眠,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眼部血液循环,减轻黑眼圈。
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身体负担加重,更要注意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长,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可通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等来提高睡眠质量。
2.合理饮食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维持皮肤弹性,像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坚果、植物油、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E。例如,每天摄入200-300毫克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眼部皮肤的健康状态,减少黑眼圈形成。
摄入富含铁的食物,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会导致贫血,进而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是铁的良好来源,一般成年人每天铁的摄入量男性为15毫克,女性为20毫克左右,适当摄入含铁食物可改善因贫血导致的黑眼圈情况。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合理摄入含铁食物,避免缺铁性贫血影响生长发育及眼部健康。
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身体水分潴留,加重眼部水肿,从而使黑眼圈看起来更明显。每天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对于有水肿倾向的人群,如部分老年人或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二、眼部护理
1.正确使用眼霜
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眼霜,例如油性皮肤可选择清爽型眼霜,干性皮肤可选择滋润型眼霜。眼霜中一般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咖啡因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黑眼圈;透明质酸具有保湿作用,能改善眼部皮肤干燥情况。每天早晚清洁面部后,取适量眼霜轻轻涂抹在眼部周围,用无名指指腹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按摩,帮助眼霜吸收,按摩时间一般为1-2分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年轻人可选择具有基础保湿和抗氧化功能的眼霜,而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需要选择具有抗皱等更高级功能的眼霜。孕妇在选择眼霜时要注意成分安全,避免使用含有有害化学成分的产品。
2.冷敷与热敷
冷敷: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冷敷能够收缩眼部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减轻眼部水肿和黑眼圈。例如,早晨起床后眼部水肿明显时,用冷毛巾冷敷眼部,能快速缓解水肿情况。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眼部皮肤。
热敷:使用温毛巾或热敷眼罩,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0-15分钟。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如长时间用眼后,用热敷眼罩热敷眼部,能缓解眼部疲劳和改善黑眼圈。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
三、其他方法
1.防晒
紫外线会损伤眼部皮肤,导致皮肤老化,加重黑眼圈。外出时应佩戴太阳镜,选择能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同时在眼部周围涂抹防晒霜,防晒霜的防晒指数(SPF)一般选择30以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注意眼部防晒,儿童由于皮肤更娇嫩,应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防晒霜,避免刺激眼部皮肤。对于长期在户外活动的人群,如户外工作者、运动员等,更要加强眼部防晒措施。
2.避免过度用眼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过度用眼行为会导致眼部疲劳,加重黑眼圈。建议每隔1小时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可眺望远方、做眼保健操等。眼保健操中的揉按睛明穴、四白穴等穴位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群体,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保护眼部健康,预防黑眼圈形成。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变化,更容易出现用眼疲劳情况,要适当减少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导致黑眼圈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