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易渗血,各年龄段可发生青少年因青春期激素变化、成年人因口腔卫生差等易出现,长期吸烟、口腔卫生差、有口腔疾病史者易出现;牙龈红肿表现为牙龈发红肿胀,各年龄可发生儿童因口腔卫生不良、成年人因口腔卫生问题或全身疾病等易出现,饮食不均衡、不良生活方式、有全身疾病或牙周炎反复发作病史者易出现;牙周袋形成表现为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深浅不一的牙周袋,老年人因牙周组织退行性变化等易出现年轻人因口腔卫生极差等易出现,长期不正确刷牙、有不良修复体、有牙周炎家族史或口腔创伤史者易出现;牙齿松动表现为牙周炎进展致牙齿不同程度松动,老年人因牙周组织萎缩等易出现年轻人因牙周炎发展迅速等易出现,过度咬合、怀孕女性、有牙周炎病史未控或有内分泌疾病者易出现;口臭表现为口腔散发难闻气味,各年龄段可发生老年人因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等易出现年轻人因口腔卫生差等易出现,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且口腔卫生差、有吸烟习惯、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疾病者易出现。
表现: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这是牙周炎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在刷牙过程中或咬硬物时,牙龈会不由自主地渗血。
年龄因素: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青少年和成年人相对更常见,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出血;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易出现。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抵抗力,增加牙龈出血的几率;口腔卫生习惯差,不按时刷牙、漱口,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也易导致出血。
病史:有口腔疾病史,如既往有牙龈炎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周炎后牙龈出血会更明显。
牙龈红肿
表现:牙龈颜色发红、肿胀,正常牙龈呈粉红色且质地坚韧,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变得红肿,触碰时易出血。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出现牙龈红肿,但相对成年人概率稍低;成年人因口腔卫生问题或全身疾病影响,更易出现牙龈红肿。
生活方式:饮食不均衡,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会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容易出现红肿;长期熬夜、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使牙龈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红肿。
病史: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牙周组织容易发炎,出现牙龈红肿;有过牙周炎反复发作病史的人,牙龈红肿情况可能更频繁。
牙周袋形成
表现:牙周组织在炎症作用下,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深浅不一的牙周袋。用牙周探针可以探测到牙周袋的深度,牙周袋内易存留食物残渣、细菌等,加重炎症。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会逐渐出现生理性的退行性变化,老年人相对更易形成牙周袋,因为长期的口腔磨损、积累的炎症等因素影响;年轻人如果口腔卫生极差,也可能较早出现牙周袋,但概率低于老年人。
生活方式: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横刷法,会损伤牙龈和牙周组织,导致牙周袋形成;有不良修复体的人,修复体不合适会刺激牙龈和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形成牙周袋。
病史:有牙周炎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的牙周组织更容易在炎症刺激下形成牙周袋;有过口腔创伤史的人,如牙齿曾受外力撞击等,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增加牙周袋形成的风险。
牙齿松动
表现:随着牙周炎的进展,牙周支持组织被破坏,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早期可能只是在咬硬物时有轻微松动感,严重时牙齿松动明显,甚至可能自行脱落。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萎缩等生理性变化,牙齿松动的概率较高;年轻人如果牙周炎发展迅速,也可能出现牙齿松动,但相对老年人较少见。
生活方式:过度咬合,如夜磨牙等不良习惯,会加重牙周组织的负担,加速牙齿松动;怀孕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使原本存在的牙周炎加重,出现牙齿松动,这与孕期的生理变化和口腔卫生状况等有关。
病史:有牙周炎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牙齿松动会逐渐加重;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等,会影响牙周组织的代谢,导致牙齿松动。
口臭
表现:牙周炎患者口腔中常散发难闻的气味,这是由于牙周袋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坏死的牙周组织等产生有臭味的物质所致。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口臭,但老年人由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且牙周炎患病率相对较高,口臭问题可能更突出;年轻人如果口腔卫生差,也会出现口臭,但可能与其他因素引起的口臭相混淆,需要注意鉴别。
生活方式: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口腔卫生不佳,会加重口臭;有吸烟习惯的人,烟草本身的气味加上口腔内细菌分解产生的异味,口臭会更明显。
病史:有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因分泌物倒流至口腔引起口臭,同时合并牙周炎时口臭会更严重;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口臭,需要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