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黑眼圈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充足睡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用眼)和眼部护理(用含特定成分眼霜、冷敷);改善眼袋有非手术方法(按摩、保持正确姿势)和手术方法(内切法、外切法);不同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要保证充足睡眠等,青少年要合理安排学习等,成年人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等,老年人可适度护理或评估后考虑手术。
一、黑眼圈的改善方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充足睡眠:成年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会更长。睡眠不足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黑色素沉积形成黑眼圈。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物钟,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恢复正常,从而改善黑眼圈。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睡眠充足的人群眼周皮肤状态较好,黑眼圈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周的血液循环,改善眼周组织的营养供应。以快走为例,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左右,每次快走30分钟以上,坚持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黑眼圈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3.避免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过度用眼行为会使眼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每用眼1小时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等。比如使用电子设备时开启蓝光过滤模式,减少蓝光对眼睛的刺激,同时降低眼疲劳引发黑眼圈的风险。
(二)眼部护理
1.使用合适的眼霜:选择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咖啡因等成分的眼霜。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黑色素生成;维生素E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咖啡因能够收缩血管,减轻眼周浮肿和黑眼圈。在使用时,取适量眼霜轻轻涂抹在眼周,用无名指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轻轻按摩,促进眼霜吸收,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
2.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眼周,每次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冷敷可以收缩眼周血管,减轻眼周浮肿和黑眼圈。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眼周皮肤。对于因熬夜等导致的暂时性黑眼圈,冷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二、眼袋的改善方法
(一)非手术方法
1.按摩:每天早晚清洁面部后,用无名指轻轻按摩眼周,从内眼角开始,沿着眼周轮廓向外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按摩可以促进眼周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眼袋。例如,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承泣穴等,能更好地发挥按摩的效果。
2.保持正确姿势:睡觉时尽量采用仰卧位,避免长时间侧卧或俯卧,防止眼周静脉回流受阻加重眼袋。同时,枕头不宜过低,以免眼部水肿加重眼袋情况。对于一些因睡眠姿势不当或轻度水肿导致的眼袋,通过调整姿势可以得到一定改善。
(二)手术方法(仅作介绍,非药物指导)
1.内切法去眼袋:适用于皮肤无明显松弛的年轻人。手术从结膜内切口,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该手术有一定适应人群,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
2.外切法去眼袋:适用于伴有皮肤松弛的中老年人。手术从下眼睑皮肤切口,去除多余的皮肤和眶隔脂肪,同时可以拉紧下眼睑皮肤,达到去除眼袋和改善皮肤松弛的效果。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瘢痕形成等,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黑眼圈和眼袋可能与睡眠不足、遗传等因素有关。儿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2-14小时睡眠,学龄儿童每天需要10-12小时睡眠。同时,避免过度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如果儿童眼袋明显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眼睛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眼部疾病等问题。
(二)青少年
青少年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黑眼圈和眼袋。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每天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通过适当运动、眼部按摩等方式预防和改善黑眼圈和眼袋。如果是因遗传因素导致的眼袋明显,可在成年后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改善,但手术需谨慎选择。
(三)成年人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是导致黑眼圈和眼袋的常见原因。要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在眼部护理上,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需求的眼霜等产品。对于因年龄增长出现的眼袋等问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改善方法,如非手术方法或手术方法,但手术前要充分了解风险和效果。
(四)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黑眼圈和眼袋可能与皮肤松弛、眼部组织退化等有关。可以通过适度的眼部按摩、使用滋润型眼霜等方式进行护理。如果眼袋严重影响外观和生活,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法,但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需要充分权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