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H7N9禽流感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呼吸道卫生,避免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减少接触活禽、注意饮食安全,增强自身免疫力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关注环境卫生如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有特别注意事项。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
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这是因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手部可能会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电梯按钮等,及时洗手能有效清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毒。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教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步骤洗手,确保手部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2.保持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可用纸巾或弯曲手肘遮挡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病毒。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若不遮掩,病毒会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在公共场所,这一点尤为重要,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注意这一卫生习惯。
二、避免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
1.减少接触活禽: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市场、活禽养殖场所等。如果必须接触,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研究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等而传播给人类。对于有养殖家禽经历的人群,如农村地区的居民,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自家养殖的家禽,在处理家禽时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2.注意饮食安全:
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确保禽肉蛋类熟透后再食用。生的禽肉蛋类可能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经过高温煮熟后可以杀灭病毒。例如,鸡肉要确保内部完全熟透,没有粉红色的生肉部分;鸡蛋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溏心蛋等未熟透的蛋类。对于儿童,家长要监督其食用安全的禽肉蛋类食品,保证饮食卫生。
三、增强自身免疫力
1.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柠檬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合理的饮食结构能为身体提供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所需的营养成分,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很重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均衡的饮食来支持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功能。
2.适度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儿童则可以进行跳绳、踢毽子等户外活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时间相对更长,一般儿童需要10-12小时左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调节,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四、关注环境卫生
1.保持室内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的机会。无论是家庭室内还是工作场所,都应注意保持通风良好。对于有呼吸道疾病高风险的场所,如医院等,更要加强通风管理。
2.定期清洁家居环境:
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清洁,包括家具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等。可以使用消毒剂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水龙头等。通过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毒滋生和传播的环境。
五、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易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家长要格外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督促洗手、正确引导咳嗽打喷嚏时的防护等。在流感季节等特殊时期,尽量避免儿童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大型商场、游乐场等。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禽类接触史等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免疫力相对较低。老年人应更加注意避免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度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太极拳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一旦出现呼吸道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感染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
3.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的人群,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可能更高。这类人群除了要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外,更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基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谨慎地避免接触禽类等可能的感染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