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维护,要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还有洁治术,分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针对病因治疗需纠正不良习惯如纠正口呼吸、改变刷牙方式,还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手术治疗有牙龈移植术(适用于牙龈萎缩严重组织量不足者)和引导组织再生术(适用于有牙周组织缺损者);康复与预防要定期口腔检查,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并控制糖分摄取。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刷牙方法: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研究表明,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因为儿童口腔卫生意识较弱,若不及时清洁,易引发牙龈问题。成年人也需持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防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能清除牙刷难以到达部位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有牙缝的人群,牙线的使用尤为重要。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使用牙线,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损伤牙龈。
2.洁治术
龈上洁治:通过超声波洁牙机或手工洁治器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等。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加重牙龈萎缩。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龈上洁治,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进行,但儿童洁治时需注意选择儿童专用的洁治设备,操作要轻柔,避免对儿童牙龈造成过度刺激。
龈下刮治:对于牙龈下有牙结石和菌斑的情况,需进行龈下刮治。龈下刮治能更彻底地清除牙龈下方的病变组织,控制牙龈炎症。患有牙周炎等疾病的人群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在进行龈下刮治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二、针对病因治疗
1.纠正不良习惯
纠正口呼吸:长期口呼吸会使牙龈暴露在干燥环境中,导致牙龈萎缩。对于因口呼吸导致牙龈萎缩的人群,需找出口呼吸的原因,如治疗鼻部疾病等。儿童若存在口呼吸情况,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应及时就医检查并进行相应治疗,以改善口呼吸状况,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
改变刷牙方式:避免过度用力刷牙,有些人刷牙时用力过猛会损伤牙龈和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萎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注意刷牙力度,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以保护牙龈健康。
2.治疗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引发牙周组织感染,导致牙龈萎缩。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加强口腔护理。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更为关键,家长需帮助患儿严格管理饮食和血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龈问题。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可能影响牙龈组织,导致牙龈萎缩。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血液疾病的同时,要注重口腔局部的护理。不同年龄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口腔护理上需根据自身病情调整,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预防口腔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三、手术治疗
1.牙龈移植术
适用情况:对于牙龈萎缩较严重,牙龈组织量明显不足的患者,可考虑牙龈移植术。例如因牙周病导致牙龈大量退缩的患者。该手术通过移植健康的牙龈组织来覆盖退缩的牙龈部位,改善牙龈萎缩的外观和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适用牙龈移植术,但儿童进行该手术时需充分评估其口腔生长发育情况,确保手术对儿童未来口腔健康的影响最小化。
2.引导组织再生术
原理及适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是通过植入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从而改善牙龈萎缩状况。适用于有牙周组织缺损的牙龈萎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手术方式。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医生会考虑其自身的组织修复能力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四、康复与预防
1.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龈萎缩等口腔问题并进行处理。儿童应从换牙期开始就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牙龈问题并干预。成年人更要坚持定期口腔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萎缩等口腔问题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
2.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D等对牙龈健康有益。维生素C能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可通过多吃柑橘、草莓、菠菜等食物摄入;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牙龈周围的骨组织健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或食用鱼类等食物获取。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饮食调整上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家长应保证儿童饮食的营养均衡;成年人也应注重饮食中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以维持牙龈的健康状态。
控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易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进而加重牙龈萎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减少糖果、含糖饮料等的摄入,尤其是儿童,家长要控制其糖分的摄取量,预防牙龈相关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