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剖腹产存在出血风险高、子宫切口愈合问题、邻近器官损伤风险及对胎儿有影响等危险情况,可通过产前充分评估、手术中熟练操作及及时处理出血、产后密切监测来降低危险,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有特殊考虑,如年轻和高龄产妇、吸烟饮酒及肥胖产妇、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和前置胎盘病史产妇等各有其相关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子宫切口愈合问题:由于胎盘附着位置特殊,剖腹产时子宫切口可能需要避开胎盘附着处,或者在胎盘附着部位进行操作,这会增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如产后晚期产后出血。有研究发现,前置胎盘产妇产后发生子宫切口部位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等情况的概率较正常产妇高,进而影响子宫切口愈合,导致反复阴道出血等问题。
邻近器官损伤风险: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前置胎盘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位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剖腹产时可能增加邻近器官如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的风险。例如,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近宫颈内口时,剖腹产分离膀胱与子宫前壁时可能发生膀胱损伤;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时,可能增加输尿管损伤的几率。
对胎儿的影响:前置胎盘剖腹产时,胎儿可能面临早产相关的风险,因为前置胎盘往往会导致孕妇出现反复阴道出血等情况,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加。比如,孕32-34周因前置胎盘行剖腹产的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明显高于孕37周以上分娩的足月儿。
降低前置胎盘剖腹产危险的措施
产前充分评估
详细超声检查:在孕期通过多次超声检查准确确定胎盘位置、类型(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以及胎盘与子宫切口的关系等。孕中期超声可初步判断胎盘位置,孕晚期需准确确定胎盘位置,以便为剖腹产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多学科会诊:由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共同会诊,评估产妇和胎儿的整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剖腹产方案。例如,对于出血风险高的产妇,麻醉科会准备好大量输血的预案,新生儿科提前做好早产儿救治的准备。
手术中操作要点
熟练的手术操作: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进行剖腹产手术,尽量轻柔操作,准确剥离胎盘,减少出血。在分离胎盘时,根据胎盘附着位置选择合适的分离方式,避免暴力操作导致更多出血和器官损伤。
及时处理出血:一旦出现出血情况,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使用子宫收缩剂促进子宫收缩、采用压迫止血、动脉栓塞等方法控制出血。例如,快速静脉滴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进行子宫动脉结扎等操作来止血。
产后密切监测
产妇生命体征监测:产后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阴道出血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例如,每小时观察阴道出血量,同时监测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有继续出血的情况。
子宫复旧及切口情况观察: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以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及时发现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问题,并给予相应处理。如发现子宫切口有异常回声,提示可能存在胎盘残留或切口愈合不良,需要进一步处理。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的特殊考虑
年龄因素
年轻产妇:年轻产妇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前置胎盘剖腹产时仍需注意术后恢复,由于年轻产妇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在出血控制、切口愈合等方面相对有优势,但也不能忽视潜在的出血等风险,产后仍需密切监测。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年龄≥35岁)本身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压等,在前置胎盘剖腹产时,出血风险和器官损伤风险可能更高。同时,高龄产妇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愈合及身体恢复情况。
性别因素:前置胎盘剖腹产的危险主要与妊娠相关的解剖结构和胎盘位置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直接关联,主要是针对产妇自身妊娠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饮酒者:孕期吸烟饮酒会影响血管功能和子宫血液循环,增加前置胎盘剖腹产时的出血风险,同时也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因此,有吸烟饮酒生活方式的产妇,在孕期应尽量戒烟戒酒,以降低剖腹产的相关风险。
肥胖产妇:肥胖产妇皮下脂肪厚,手术操作难度增加,同时肥胖是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肥胖产妇前置胎盘剖腹产时出血风险、切口愈合不良风险等可能更高。这类产妇术前需要更充分的评估,术中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术后要注意切口感染等问题。
病史因素
有多次宫腔操作史产妇:既往有多次人工流产、清宫等宫腔操作史的产妇,子宫内膜损伤风险增加,更容易发生前置胎盘。这类产妇剖腹产时子宫肌层菲薄,胎盘着床位置异常的几率更高,出血风险和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风险也相应增加。术前需要详细询问宫腔操作病史,术中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子宫肌层情况,避免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有前置胎盘病史产妇:既往有前置胎盘病史的产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明显升高,且再次剖腹产时危险程度可能较首次更高,出血风险、子宫切口相关并发症等发生概率增加。这类产妇产前需要更严密的监测,手术方案的制定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再次手术的特殊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