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产受母体因素(包括感染、子宫异常、胎盘因素、宫颈因素)、胎儿因素(包括胎儿畸形、多胎妊娠)、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过度劳累)以及特殊人群情况(包括高龄孕妇、有既往早产史的孕妇)等多方面影响,母体感染、子宫异常等可引发子宫收缩,胎儿畸形、多胎妊娠等致宫内环境不稳定,吸烟饮酒、过度劳累会增加风险,高龄及有既往早产史孕妇更易出现先兆早产。
一、母体因素
(一)感染因素
1.生殖道感染:孕妇下生殖道感染是先兆早产的重要原因。如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的细菌菌群失调,一些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可产生炎症介质,引发子宫收缩。有研究表明,约50%的先兆早产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此外,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也可通过炎症反应刺激子宫,导致早产发生。
2.全身感染:孕妇患有某些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子宫。例如孕妇患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扩散至子宫周围组织,引发子宫兴奋性增加,进而导致先兆早产。
(二)子宫异常
1.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畸形情况,子宫的形态和结构异常,肌层发育不完善,妊娠后子宫对胎儿生长的容纳能力和稳定性较差,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导致先兆早产。例如单角子宫的女性妊娠后,由于子宫腔相对狭窄,胎儿生长空间受限,早产风险明显升高。
2.子宫肌瘤:较大的子宫肌瘤可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张力。妊娠期间,子宫肌瘤可能会随着子宫的增大而发生位置变化或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影响子宫的收缩节律,从而增加先兆早产的发生几率。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胎盘因素
1.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会引起子宫血管痉挛、子宫收缩增强,从而导致先兆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与孕妇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外伤)等有关。
2.胎盘功能异常: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胎盘功能异常可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排出。例如胎盘老化、胎盘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会导致胎儿在宫内环境不佳,引发胎儿窘迫,进而刺激子宫收缩,引发先兆早产。
(四)宫颈因素
1.宫颈机能不全:多见于既往有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形切除术)、多次分娩史的孕妇。宫颈机能不全时,宫颈内口不能维持妊娠所需的张力,在妊娠中晚期,宫颈逐渐缩短、扩张,最终导致先兆早产甚至早产。有研究显示,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发生先兆早产的风险比正常孕妇高数倍。
2.宫颈炎症:宫颈的慢性炎症可导致宫颈组织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妊娠后,炎症刺激可引起宫颈局部充血、水肿,宫颈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增加先兆早产的发生可能性。
二、胎儿因素
(一)胎儿畸形
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或结构畸形时,会影响胎儿在宫内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宫内环境不稳定。例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其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导致先兆早产。一些胎儿结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胎儿的整体状况,促使先兆早产的发生。
(二)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同时,多胎妊娠孕妇的胎盘分泌功能异常,如胎盘分泌的缩宫素相关物质增多等,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增加了先兆早产的发生风险。例如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先兆早产的几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孕妇。
三、生活方式因素
(一)吸烟与饮酒
1.吸烟:孕妇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缺氧。同时,尼古丁等物质还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先兆早产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吸烟孕妇发生先兆早产的概率比不吸烟孕妇高出约2-3倍。
2.饮酒:孕妇过量饮酒,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发育。酒精还可导致子宫平滑肌兴奋,引发子宫收缩,增加先兆早产的可能性。孕妇饮酒量越多,发生先兆早产的风险越高。
(二)过度劳累
孕妇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会使身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缩宫素等与子宫收缩相关的激素水平异常,从而引发子宫收缩,增加先兆早产的发生几率。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更容易出现先兆早产的迹象。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由于生殖系统功能下降,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增加,胎儿发生畸形等异常情况的风险升高,同时自身的子宫、胎盘等组织的功能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这些因素都使得高龄孕妇发生先兆早产的风险高于年轻孕妇。高龄孕妇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先兆早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有既往早产史的孕妇
既往有早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先兆早产的风险明显增加。这是因为既往早产可能对宫颈等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等情况再次发生,同时身体的内分泌等内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紊乱,妊娠后更容易出现子宫收缩等先兆早产的表现。这类孕妇在孕期需要加强监测,如定期进行宫颈长度的超声监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先兆早产迹象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