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早产风险,孕期需多方面注意。定期产检很重要,有高危因素者产检频率可能增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刺激和注意卫生,适当运动但要适度且高危者谨慎;注意个人和口腔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关注宫颈情况,宫颈机能不全高危者监测宫颈长度,必要时手术;多胎妊娠孕妇加强管理,有早产史孕妇加强监测并注意休息等。
一、孕期保健方面
1.定期产检
对于所有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至关重要。通过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存在的各种健康问题。例如,能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这种疾病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般从怀孕早期开始就要进行规律产检,孕早期至少进行1-2次产检,孕中期每4周左右产检一次,孕晚期每2周左右产检一次,临近预产期则每周产检一次。产检项目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早产。
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早产史、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等情况的孕妇,产检的频率可能需要增加。比如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可能需要从孕14-16周开始密切监测宫颈长度,根据宫颈长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如果孕妇本身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需要积极控制病情。以糖尿病为例,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早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孕妇需要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6.7mmol/L。对于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补充甲状腺素,将甲状腺功能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与早产的发生相关。
二、生活方式调整
1.合理饮食
孕妇应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例如,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孕妇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会增加腹压,诱发早产。建议每天摄入蔬菜500g左右、水果200-400g,主食粗细搭配,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入。
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间接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发生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进而增加早产的风险。
2.适当运动
孕妇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孕妇每天可以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适中,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助于维持适当的体重,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降低早产的可能性。孕妇瑜伽则可以帮助孕妇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特别是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维持宫颈的稳定性。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快跑、跳跃等,以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如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在运动方面需要更加谨慎,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
三、预防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
孕妇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保持外阴部的干燥和清洁,以预防阴道炎等妇科感染性疾病。因为阴道感染如果上行感染,可能会引发子宫炎症,从而增加早产的风险。
注意口腔卫生,孕期口腔感染也可能与早产相关。孕妇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
2.避免接触感染源
孕妇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机会。如果周围有人患传染病,如流感等,孕妇要尽量远离,必要时可以佩戴口罩进行防护。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防止发生肠道感染等疾病。
四、关注宫颈情况
1.宫颈机能不全的预防
对于有宫颈机能不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中孕期流产或早产史、宫颈手术史等,需要在孕14-16周进行宫颈长度的超声监测。如果宫颈长度短于25mm,提示宫颈机能不全的风险增加。对于确诊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可以在孕14-18周进行宫颈环扎术,以加强宫颈的支撑作用,预防早产。环扎术后孕妇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密切观察有无腹痛、阴道流液等情况,定期进行产检,监测宫颈情况和胎儿发育情况。
五、特殊人群的特别关注
1.多胎妊娠孕妇
多胎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明显高于单胎妊娠。这类孕妇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孕期管理。要增加产检的频率,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孕妇的身体状况。孕中期开始要注意监测宫颈长度,因为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更容易出现宫颈缩短等早产相关的宫颈变化。同时,多胎妊娠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体力劳动,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供血,降低早产的风险。另外,多胎妊娠孕妇需要提前住院待产的时间可能更早,一般建议在孕32-34周左右住院观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早产相关情况。
2.有早产史的孕妇
既往有早产史的孕妇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在再次妊娠后,从早孕期开始就要加强监测。要密切关注宫颈长度的变化,可能需要比一般孕妇更频繁地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宫颈。如果在孕中期发现宫颈缩短,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宫颈环扎术等。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性生活,减少刺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妊娠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