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心脏手术需从病情控制状况、心脏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呼吸功能维护、感染防控,术中呼吸与循环管理,术后呼吸监测支持、感染防控等,还需考虑老年、女性、儿童等特殊人群的不同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保障手术安全及患者康复。
1.病情控制状况
支气管扩张患者首先需评估其支气管扩张的病情是否处于稳定期。若处于急性发作期,存在明显的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此时进行心脏手术风险较高,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加重支气管扩张的病情,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一般要求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稳定至少3-6个月,且最近一次支气管扩张相关的急性加重已得到有效控制,痰液分泌量减少,肺部感染得到良好控制,咯血等症状已缓解。
对于有反复肺部感染病史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要评估其肺部的基础状况,包括肺功能情况。通过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如果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过低,比如低于30%-50%,提示患者存在较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进行心脏手术时发生肺部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50%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心脏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高于FEV占比更高的患者。
2.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要明确心脏疾病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如果是简单的心脏瓣膜病变且病情相对稳定,可能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心脏手术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是严重的冠心病,伴有多支血管病变,心功能明显受损,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50%,那么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本身就存在较高风险,再加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会进一步增加围手术期的风险。此时需要综合评估心脏疾病和支气管扩张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心脏手术可能导致的心肺功能协同改变,支气管扩张患者本身的肺部储备功能下降可能无法很好地应对心脏手术带来的心肺负荷变化。
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
1.术前管理
呼吸功能维护:术前应加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以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部通气状况。同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帮助痰液排出。例如,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术前短期给予吸氧治疗,改善机体氧合状况。
感染防控:严格控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部感染,术前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确保患者术前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例如,如果痰培养提示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进行规范治疗。
2.术中管理
呼吸管理:在心脏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呼吸状况,采用合适的通气策略。由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术中需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可根据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来改善气道通气状况,维持合适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例如,术中可间断给予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以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循环管理:同时要注重循环管理,因为心脏手术本身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而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存在心肺功能相互影响的情况。要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确保心脏手术过程中心脏和肺部的血液灌注得到保障,避免因循环不稳定导致肺部淤血等情况加重支气管扩张相关的病情。
3.术后管理
呼吸监测与支持:术后要密切监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继续加强呼吸功能支持,如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继续给予雾化吸入等治疗,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部通气。对于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例如,术后第一天可每天安排多次呼吸康复训练,每次10-15分钟,包括深呼吸、有效咳嗽等动作的指导。
感染防控:持续关注肺部感染情况,继续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术后痰液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清洁,防止肺部感染复发。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因为支气管扩张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营养状况不佳的情况,而心脏手术和肺部恢复都需要良好的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特殊人群的考虑
1.老年患者
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时,由于其心肺功能储备更差,围手术期风险更高。在术前评估时要更加细致,除了评估心肺功能外,还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如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老年患者,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术中术后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注意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肺部感染等。例如,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受凉导致呼吸道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心脏功能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变化。
2.女性患者
女性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时,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对身体状况的影响。在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月经期间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可能相对较低,要注意预防感染相关并发症。同时,女性患者可能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男性有所不同,要加强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这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都有重要意义。
3.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若存在特殊情况)
儿童支气管扩张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心脏手术,由于儿童的心肺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围手术期风险极大。术前要极其谨慎地评估,重点关注儿童的肺功能和心功能发育情况。术中术后的呼吸管理和循环管理要更加精细,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例如,儿童术后的呼吸支持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既要保证有效的通气,又要避免对儿童心肺功能造成过度损伤,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支持和心理安抚,因为儿童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