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疾病,病变在气道,症状有不同年龄段表现及多样诱因,靠症状体征、肺功能和过敏原检测诊断,急性发作和缓解期治疗不同,预后与规范治疗管理相关;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病变在气管,急性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等,慢性有长期咳嗽咳痰等,急性靠病史症状体征等诊断,慢性依发病时间等诊断,急性对症抗感染治疗,慢性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治疗不同,急性气管炎预后好,慢性气管炎控制不佳可发展为COPD等并发症。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道,包括支气管、细支气管等。其气道炎症涉及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例如,气道炎症会导致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痉挛等,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气管炎:是指发生在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气管。可由感染(如病毒、细菌等)、物理化学刺激(如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等)引起。急性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慢性气管炎则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纤毛粘连倒伏等病理改变。
二、症状表现
哮喘
不同年龄段表现:儿童哮喘多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运动后也易诱发。学龄前儿童可能以反复咳嗽为主要表现,学龄儿童症状与成人相似,多有喘息、气急等。成人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
诱发因素多样性:哮喘的诱发因素较多,如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吸入冷空气、接触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等。
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起病较急,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随后出现咳嗽,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可伴有胸骨后疼痛、发热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低至中度发热。
慢性气管炎:缓慢起病,病程长,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咳嗽一般晨间明显,白天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喘息型气管炎患者可伴有喘息,部分患者可听到哮鸣音。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等。
三、诊断方法
哮喘
症状与体征: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特点,如喘息发作的频率、诱因、缓解方式等。体征方面,发作时可闻及双肺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包括通气功能检测(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FEV/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若激发试验阳性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评估气道可逆性,若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可逆性改变)等。例如,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标准为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
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患者的过敏原,有助于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哮喘发作。
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两肺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干、湿啰音,X线胸片检查大多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慢性气管炎: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后,可作出诊断。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四、治疗原则
哮喘
急性发作期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轻度发作可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中度发作可联合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或加用茶碱类药物;重度至危重度发作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吸入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甲泼尼龙等),并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
缓解期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规律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剂)、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以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哮喘在缓解期的治疗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如使用儿童专用的吸入装置等。成人则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等祛痰;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氨茶碱等;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慢性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抗生素)、镇咳祛痰(同急性气管炎)、平喘(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等)。缓解期主要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戒烟、避免接触污染空气等。对于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要注意其心肺功能情况,在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呼吸功能等指标,选择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儿童慢性气管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需积极治疗,同样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五、预后情况
哮喘:如果能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生活质量不受明显影响。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气道重塑,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影响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儿童哮喘若早期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到成人期可临床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会持续到成年。
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慢性气管炎如果能积极控制病情,避免诱发因素,病情可得到一定控制,不会进展为严重的肺部疾病;但如果病情反复加重,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影响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